壹.總體情況:
本次檢測從分析的數據來看,成績是可喜的。可以看出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臨場發揮水平是不錯的,他們自身具有的知識結構合理,能夠掌握科學課的教學任務,命題者匠心獨運,試題做到了不偏、不難、不怪,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增加靈活性,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增強了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整體成績統計與分析:
本年級參加考試人數77人,,平均分數97分,及格人數77人,及格率100%,優秀人數75人,優秀率97.4%。基本達到本次考試的預期目標。
三、具體情況分析:
(1)我會填空:全年級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大多數學生能夠正確填空,僅有極少數學生有失分現象,錯誤原因是這些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該掌握的知識不理解、不背誦,導致失分。
(2)我會判斷:多數學生均能夠準確判斷,部分學生審題不清,沒有真正理解題意,就匆忙作答,導致失分。
(3)我會選擇:多數學生能準確作答,少數學生在做(2)小題四選二的答案時,只選了壹個,造成失分。
(4)我會回答:在回答第1題關於防止鐵生銹的問題時,盡管平時進行了多次訓練,但仍然有極少數學生不能做到舉壹反三,造成失分。第(2)題細胞的作用有哪些,由於考試前壹天剛剛做了輔導訓練,基本上沒有失分。
四、問題歸類總結:
教師在平時沒有註意學生理解能力培養。再則是只是讓學生掌握了理論性的知識,沒有註意舉壹反三,用事實去說話。
五、改進措施:
1、教師要把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觀察和實驗材料,有效的指導學生“動手做”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親歷、體驗學習探究過程。
2、教師要加強《課標》的學習,將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
3、科學課教學在抓好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要更加關註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方式、科學精神、科學行為、生活方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