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康熙時代的八阿哥(也就是雍正的八弟)在歷史上是怎麽死的?

康熙時代的八阿哥(也就是雍正的八弟)在歷史上是怎麽死的?

康熙時代的八阿哥即愛新覺羅·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將其囚禁於宗人府,圍築高墻,身邊留太監二人。二月十八日,先時皇三子弘時因事得罪,交與胤禩為子。

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禩在被數度催促逼迫後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胤禵等罪。

擴展資料

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胤禩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是康熙帝第八子(自然排序第十六子),其母良妃衛氏,為滿洲正黃旗人、宮內管領阿布鼐之女,宮內管領系正五品官。

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僅有兩人被冊為嬪,壹位是正在受寵的17歲少女瓜爾佳氏,另壹位則是相對來講已年老色衰的衛氏,而比她早生皇子的戴佳氏卻沒有得到冊封。

這除了因為胤禩很受父皇喜愛,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輕(年僅17歲)的壹位,與衛氏本人也有關系。根據《清實錄》, 不久她又被晉升為良妃,成為玄燁當時僅有的5位妃子(貴妃除外)中,資歷最淺,生皇子最晚之人。

胤禩少時曾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教養,因此他與惠妃那拉氏也感情甚親。雍正繼位伊始,允許部分母妃“隨子歸邸”而居,惠妃因親子胤禔已被圈禁,於是移居至胤禩府邸。

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清朝規定皇子六歲起入上書房讀書,每日以名師大儒教之以滿文、蒙古文、漢文等文字,並輔以騎馬射箭等功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十日,康熙對幾位年長阿哥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壹次考核,其中便有方滿六歲的胤禩。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按照次序到康熙面前,各讀數篇文章,胤禩純熟舒徐,聲音朗朗。

但寫字是他的弱項,康熙曾因不滿他的書法,遂令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何焯為其侍讀,並要他每日寫十幅字呈覽。

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壹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裏的形象大損。

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裏,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十壹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