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張獻忠為什麽會被稱為“八大王”?

張獻忠為什麽會被稱為“八大王”?

據:康熙十二年《延綏鎮誌》卷五之四,《紀事誌》中說:“張獻忠者,延安衛柳樹澗人也。為府中快手,不得誌,去而從神壹魁,領紅旗為先鋒,有力多詭,同夥鹹尊事之。”即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在米脂追隨府谷人王嘉胤起事,自號八大王。王死後改投高迎祥。剛開始“八大王”是貶義,八實際是疤或巴,指無賴的意思,既無賴大王。後來是褒義,既八門大王。實際意義的變化,也表明八大王人生準則的變化。它有兩個意思,壹、八大王的意思是剛毅,有威望的意思,是褒義的。最早的八大王是.宋太宗第八子周王趙元儼﹐性剛毅﹐有威望﹐時人稱"八大王"。 八大王是指壹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七不參王,八不辭王。二、八大王是心毒手黑,殺人如麻,殘暴著稱。如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自稱“八大王”,他在征戰四川建立政權時,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