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沁園春·長沙.的閱讀答案

《沁園春·長沙.的閱讀答案

《沁園春?長沙》課時考案

測試範圍:沁園春?長沙 (時間:45分鐘 分值:100分)

題號 壹 二 三 總分

得分

壹、基礎知識(40分)

1.給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註音。(10分)

沁園春( ) 崢嶸( ) 百舸爭流( )

攜( ) 百侶曾遊( ) 橘子洲( )

揮斥方遒( ) 浪遏飛舟( ) 悵寥廓( )

2.下列詞語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壹項是( )(5分)

A.誰主沈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極)

B. 崢嶸歲月稠(不平凡) 悵寥廓(悵惘,失意的樣子)

C.浪遏飛舟(阻止) 激揚文字(抨擊、褒揚;激濁揚清)

D.揮斥方遒(強健有力) 糞土當年萬戶侯(以……為糞土,意動用法)

3.下列詩句朗讀節奏有錯誤的壹項是( )(5分)

A.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B.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

C.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D.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4.對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誤的壹項是( ) (5分)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A.強大的反動勢力試圖阻止革命航船的前進,但它終將螳臂當車,可笑不自量。

B.結尾的定格造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現了革命者決心扭轉乾坤的壯誌豪情。

C.回顧往昔,以問句收束,即是激勵,更是前瞻,氣勢雄闊而豪邁。

D.虛實相映,激人想象,以遊水搏浪之實來寫人生奮鬥之虛,頗有雙關之妙。

5.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壹項是( )(5分)

A.詩歌在形式上以行為單位,分行的主要依據是節奏,而不是內容。

B.《沁園春?長沙》,“沁園春”是詞牌名,它從形式上規定了詞的字數、平仄等,與內容無關;“長沙”是標題,揭示了有關內容。

C.詞是我國古代壹種可以配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名長短句、詩余、曲子詞等,它始於唐盛於宋。

D.古人按字數把詞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但無論多少字,都分為上下兩闋。

6.請模仿下面這首小詩,以“壹片飄蕩的雲”為題,寫壹首小詩,要有意蘊,有感情。(10分)

壹棵開花的樹

當妳走近,請妳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妳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妳身後落了壹地的

朋友哪,那不是花瓣

是我雕零的心

壹片飄蕩的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內閱讀(35分)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沈浮?

1.解釋下列詞的意思。(10分)

漫江:

擊:

翔:

霜天:

2.“看”字引出的意象有 、 、 、 、 、 、 。 (7分)

3.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6分)

4.“悵”的原意是 ,這裏用來表達 。(6分)

5.“沈浮”同 意思相近,這裏指 。(6分)

三、課外拓展(25分)

(二)憶秦娥 憶秦娥?婁山關

李白 毛澤東

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從頭□,蒼山如海,殘陽如□。

1.從下面列舉的詞語中選擇最恰當的填入《憶秦娥?婁山關》中的空格處。(5分)

月 泣 卻 越 血 霞 咽 冷 畫

2.兩首詩詞都通過景物描寫渲染氣氛,但所渲染的氣氛並不相同,請加以概括說明。(10分)

3.兩首詞的結尾都通過寫景來抒情,氣象宏大,但所抒發的感情不同。請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處。(10分)

課時過關檢測卷(壹)

壹、1.沁qìn,崢嶸zhēng róng,舸ɡě,攜xié,侶lǚ ,橘jǘ,遒qíu , 遏è ,悵寥廓chànɡ liáo kuò。

2.點撥:B這裏用來表達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緒。

3.D

4.D

5.D點撥:“都分為上下闋”錯。

二、1.滿江 鷹飛得矯健有力 魚遊得輕快自由 秋天

點撥:此題考查詞語的語境義。做此題不能望文生義,不能認為“漫江”就是“漫漫長江”,“霜天”就是“掛霜的天空”,“擊”就是“擊打”,“翔”就是“飛翔”。從上下文看,“漫江”當解為“滿江”才合題意,“擊”當解為鷹飛得矯健有力,“翔”形容魚遊得輕快自由,才合情理。“萬山紅遍”指的是楓葉,楓葉經霜變紅,自然在秋天,所以“霜天”即“秋天”。

2.萬山 層林 漫江 百舸 鷹魚 萬類

點撥:此題考查上下文的關系。這壹段文字寫了“萬山”“層林”“漫江”“百舸”“鷹”“魚”“萬類”等景物。這些意象都是“看”的內容,也就是說,“看”與描寫這些景物的文字是壹種領起與被領起的關系。

3.萬類霜天競自由

點撥:此題考查對壹段文字的總括能力。這段文字最後壹句的意思是:“萬物都在秋光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正是對上文“山、林、江、舸、鷹、魚”等景物活動情況的壹個總括。它是總括句,自然也是中心句。

4.失意、惱恨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緒

點撥:此題考查詞語的本義與語境義。查《辭源》,“悵”的原意是“失意、惱恨”,但是在這裏,它不能作這樣的解釋。上文寫到祖國的河山美麗可愛,可遭受戰火的蹂躪,這自然引起詩人深深地思考,思考“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的問題。思考這樣的壹個問題,恐怕無論哪壹個熱血男兒,都會激昂慷慨起來的。

5.升沈 盛衰

點撥:此題考查詞語的同義現象和語境義。查《辭海》,“沈浮”有兩義:①在水面上出沒,②比喻盛衰、消長。前壹問是從詞語的本義上著眼,“沈浮”當與“升沈”“起落”意思相近。後壹問是著眼於語境。“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實際上是問“美麗的祖國,誰來掌握妳的命運”。這樣壹來,“沈浮”壹詞是對“國家命運”而言,所以這個詞用的應是它的比喻義。

三、1.月、咽、越、血

2.李詞的景物描寫渲染了壹種淒涼、冷落、傷感的氣氛;毛詞渲染的是壹種緊張、激烈、悲壯的戰鬥氣氛。

3.李詞結尾抒發了壹種懷古傷今的悲壯之情;毛詞抒發的是紅軍戰士越過天險婁山關時的那種豪邁雄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