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心西子。
拼音是:pěnɡ xīn xī zǐ 。
捧心西子的解釋: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皺眉,仍然顯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嬌弱之態。
捧心西子造句:
1、出玉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2、姑娘的聲音好像跳躍的音符,余音繞梁,宛若捧心西子,甚至有心智不堅之人鼻血直流。
3、在我眼裏用眉清目秀、捧心西子。
4、少女淡雅的氣質,猶如捧心西子壹般,小小年紀,已經如此美貌,可以想象,長大後,會令多少男人拜倒其石榴裙下。
5、沈桐不自覺地與藍月對比著。如果說藍月是捧心西子。溫婉可人的壹朵蓮花。那麽喬曼就是富貴典雅。秀色可餐的紫羅蘭。
捧心西子的近義詞:西子捧心。
引證:
1、西子病心而臏其裏,其裏之醜見之而美之。戰國·莊周·《莊子·天運》
2、娘子,我看妳雲鬢雖亂,意態更妍,恍若宿酲太真,絕勝捧心西子。明·汪廷訥·《獅吼記·奇妒》
捧心西子出處:出自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中的壹句。“捧心西子”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對美女的稱贊和傾慕之情。
捧心西子的來源
捧心西子是壹個形容詞短語,用於形容極其美麗動人的女子。它源自湯顯祖的《牡丹亭》,但後來也被用於其他文學作品和日常用語中。在文學作品中,"捧心西子"常用於描述女性的美貌和魅力,強調其令人心動和傾心的特質。
在日常用語中,人們也會使用"捧心西子"來形容某個女性非常美麗,引人註目,甚至可能使人忘記自己的心情或理智。此外,"捧心西子"還可以類比為其他事物的美麗和吸引力,比如風景、藝術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