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第壹
如:首功(第壹等功勞);首選(當選為第壹。科舉時代考試名列第壹);首妻;首位;首名;首惡;首犯;首事(首要的事);首從(主犯與從犯)
2、魁:為首的,居第壹位的
如:《呂氏春秋》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意思是不努力學習而能成為第壹名,賢士名人的從來沒有過。
如:魁首(指稱在同輩中才華居第壹的人)
3、獨占鰲頭:原指科舉時代考試中了狀元。現泛指占首位或第壹名。
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等人。狀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
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壹名。”
4、榜首:原指科舉考試錄取名單告示上的第壹位。現在多指首位或第壹名。
榜:匾額;考試錄取名單的告示;公開張貼的文告。
5、狀元:殿試第壹名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壹者為“元”,鄉試第壹稱解元,會試第壹稱會元。殿試第壹稱狀元。
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經過第壹次童子試後都稱為童生或儒童。
之後以童生身份參加第二次考試—院試,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壹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第三次考試叫鄉試,只有獲得秀才資格才可以參加,所有通過鄉試的叫舉人,被薦舉之人。
其中鄉試裏邊的第壹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第四次考試叫會試,由有舉人功名的人參加,通過會試的稱為貢士,進貢給天子的士子。
貢生裏邊的第壹名叫會元;到皇帝那兒的考試叫殿試,通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裏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壹名狀元。
百度百科-首
百度百科-魁
百度百科-獨占鰲頭
百度百科-榜首
百度百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