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壹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三國鼎立的雛型。
1、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壹帶及漢江長江壹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壹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並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2、蜀漢疆域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壹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壹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
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有22郡、僅益州壹州。於益州下設_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3、東吳疆域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
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壹帶及漢江長江壹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現在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63]:荊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並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增加壹州。
擴展資料:
三國時期縣、郡、州的由來:
1、縣的含義分為三個階段。
縣鄙之縣:西周時的“縣”指的是國都之外的郊區,與“鄙”同義。
縣邑之縣:春秋中後期,楚國最早出現了作為行政單位但長官世襲的縣,與邑同義。
郡縣之縣:由於《史記》的記載,人們通常認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設置的_縣、冀縣是最早的建制縣。但我國歷史政治地理學的發起人——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指出,郡縣之縣與縣邑之縣至少應該有四個差別。
壹是國君直屬,二是長官不世襲,三是幅員或範圍壹般經過人為的劃定而不純是天然地形成,四是縣以下還有鄉裏等更為基層的組織。按照周振鶴教授劃分的標準,在戰國時期才出現我們所熟知的千古流傳的縣制。
2、“郡”究竟出現於春秋還是戰國時期,歷史地理學界有爭議。可以確定的是,郡的出現晚於縣,初期設置在邊遠荒僻之地,具有軍事防守性質,經濟開發程度低於縣,兩者不相統屬。
很多資料都說在秦代以前,郡比縣小。從斷代史的宏觀視角來看,這樣說也沒錯。但如果細致的劃分,便可以發現戰國後期隨著邊地日益繁榮,已經在郡下分設若幹個縣,郡在建制上的地位便高於縣,這便是郡縣制的雛形。當然,在秦朝之前,郡縣二級制屬於特例而非主流行政區劃。
3、州。春秋戰國時代,我們的祖先借用大禹治水的傳說,把他們所知的天下地域範圍劃分成九個區域,即人們常說的“九州”。
《尚書·禹貢》認為是梁州、徐州、青州。
《周禮·職方》認為是青州、幽州、並州。
《爾雅·釋地》認為是徐州、幽州、營州。
《呂氏春秋·有始覽》認為是青州、徐州、幽州。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三國
西晉地圖全圖高清版
以下僅供參考,只是畢竟是兩個時期,加起來的資料還是稍顯長些,但願對妳能有所幫助。東晉:,始於元帝司馬睿,終於恭帝司馬德文,***11帝。西晉滅亡後,與東晉同時存在的北方的北魏,東晉被劉裕創建的宋滅掉後,形成南北朝的局面。東晉王朝是由西晉王室後裔在南方建立起來的小朝廷,事實上東晉的統治範圍卻僅限於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間,中國北方壹直由趙、前秦等外族統治者控制,東晉雖然偏安於江南,但在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公元三壹壹年,大將祖逖出兵收復河北,但後因受到朝廷的排斥憂郁而死。公元三八三年,謝安在淝水之戰中擊敗苻堅後,立即收復了徐、兗、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東晉北伐歷史上的第壹次重大勝利。由於東晉安於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與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東晉的手工業水平比西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來,中國的文學發展壹直處於大步前進的時期,其中以東晉年間的文人最為著名。東晉出現了山水詩人謝靈運、田園詩人陶淵明等人,為將來隋、唐的詩文盛世創造了前提條件。當東晉在江南建國的同時,中國的北方則為鮮卑、羌等少數民族控制著,在歷史稱之為“五胡十六國”。使中國正式成為具有相似生活習慣的多民族國家。東晉地圖可參考:
或者:;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6%AB%BD%FA%B5%D8%CD%BCz=0fm=rs1西晉: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這就是歷史上的西晉。公園311年,劉聰領匈奴軍隊攻占了西晉的都城洛陽,俘獲晉懷帝,西晉軍隊則在長安擁立湣帝,延續西晉政權。五年後,即316年,劉曜又率領匈奴軍攻破長安,湣帝獻城投降,西晉結束。第二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續建了晉朝,史稱東晉。西晉的歷史僅有五十二年,但它卻結束了三國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統壹了中國,為當時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機。西晉繼續沿用曹魏時建立的“九品中正制”選官法,但卻弊端百出,成了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工具,形成了等級性的士族門閥制度。西晉還以法令確定官僚貴族的經濟特權,即官品的占田權和隱客制。西晉雖然只有五十二年,但中間卻有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反映出統治集團內部的激烈矛盾。西晉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醫王叔和著有《脈經》,地理學家裴秀編有《禹貢地域圖》,史學名著《三國誌》即由西晉時的陳壽所著。西晉的政治門閥政治門閥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壹個特權階層。它萌生於後漢,形成於魏晉。曹丕為代漢作準備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後來逐漸成為世家官僚壟斷選舉的工具。為了取得世家官僚的支持,司馬氏對他們采取籠絡和放縱的政策。司馬炎建國後,繼續實行這壹政策。因而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面,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門閥士族擁有特權並與庶族保持著嚴格界限。政治上,他們累世做職閑望重的高官;經濟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人口,並且不向國家納租服役;社會地位高人壹等,不與無特權的庶族聯婚和同乘***坐。為了保護自己的特權,他們特別註意門第。他們壟斷政治,排斥庶族寒門。庶族即使做官以後,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視。至於那些不願巴結士族的庶族地主,便壹生沈滯,永無晉升的希望。西晉的經濟制度占田制內容曹魏推行的大規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漸遭到破壞。到264年,魏元帝下詔罷屯田官,將典農官分別改為太守、令長。次年,晉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廢除。民屯廢止以後,貴族、官僚爭相侵占田地,隱匿戶口。原來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門,或遊食商販,加上服役為兵者,有壹半人不從事農業生產。因此,農業荒廢,國庫空虛,百姓窮困。針對這種情況,滅吳以後,西晉采取兩項重大措施:罷州郡兵以歸農;頒布占田制。西晉地圖可參考:;cl=2lm=-1tn=baiduimagepv=word=%CE%F7%BD%FA%B5%D8%CD%BCz=0fm=rsrn=21pn=0ln=48
中國所有朝代順序表
中國朝代順序表: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三國時期、晉、南北朝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北漢)、宋、遼、西夏、元、明、清。
夏公元前2070----1600年***470年姒啟
商公元前1600----1046年***554年子成湯
周公元前1046----256年***790年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275年姬發
東周公元前770----256年***515年姬宜臼
春秋公元前770----475年***295年
戰國公元前475----221年***254年
秦公元前221----206年***15年嬴政
西楚公元前206----202年***4年項羽
南越公元前203----111年***93年趙佗
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426年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214年劉邦
新公元9----23年***13年王莽
更始公元23----25年***2年劉玄
東漢公元25----220年***196年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年***60年
魏公元220----265年***46年曹丕
蜀公元221----263年***43年劉備
吳公元222----280年***59年孫權
晉公元265----420年***156年
西晉公元265----317年***53年司馬炎
東晉公元317----420年***104年司馬睿
十六國公元304----439年***136年
漢.前趙公元304----329年***25年
漢公元304----319年***15年劉淵
前趙公元319----329年***10年劉曜
成.漢公元304----347年***43年
成公元304----338年***34年李雄
漢公元338----347年***9年李壽
前涼公元314----376年***62年張軌
後趙公元319----350年***31年石勒
前燕公元337----370年***33年慕容_
前秦公元351----394年***43年符洪
後秦公元384----417年***33年姚萇
後燕公元384----409年***25年慕容垂
西秦公元385----431年***46年乞伏國仁
後涼公元386----403年***17年呂光
南涼公元397----414年***17年禿發烏孤
北涼公元397----439年***42年沮渠蒙遜
南燕公元398----410年***12年慕容德
西涼公元400----420年***20年李_
夏公元407----431年***24年赫連勃勃
北燕公元409----436年***27年馮跋
代公元315----376年***61年拓跋猗盧
冉魏公元350----352年***2年冉閔
西燕公元384----403年***19年慕容泓
仇池公元196----552年***356年楊騰
翟魏公元388----392年***4年翟遼
西蜀公元405----413年***8年譙縱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70年
南朝公元420----589年***170年
宋公元420----479年***60年劉裕
齊公元479----502年***24年蕭道成
粱公元502----557年***56年蕭衍
陳公元557----589年***33年陳霸先
後梁公元555----587年***33年蕭_
北朝公元386----581年***196年
北魏公元386----534年***149年拓跋_
東魏公元534----550年***17年元善見
西魏公元535----556年***22年元寶炬
北齊公元550----577年***28年高洋
北周公元557----581年***25年宇文覺
隋公元581----618年***37年楊堅
唐公元618----907年***290年李淵
武周公元684----705年***21年武_
渤海公元689----公元926年***237年大祚榮
南詔公元738----902年***165年皮羅閣
五代公元907----960年***54年
後梁公元907----923年***17年朱溫
後唐公元923----936年***14年李存勖
後晉公元936----946年***11年石敬瑭
後漢公元947----950年***4年劉知遠
後周公元951----960年***10年郭威
十國公元892----979年***87年
吳公元892----937年***45年楊行密
南唐公元937----975年***38年李升
吳越公元893----978年***85年錢_
楚公元896----951年***55年馬殷
閩公元909----945年***36年王審知
南漢公元917----971年***54年劉_
前蜀公元903----925年***23年王建
後蜀公元933----965年***22年孟知祥
荊南公元924----963年***39年高季興
北漢公元951----979年***28年劉崇
宋公元960----1279年***320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168年趙匡胤
南宋公元1127----1279年***152年趙構
契丹.遼公元907----1211年***305年
契丹公元907----947年***41年耶律阿保機
遼公元947----1125年***178年耶律阮
西遼公元1124----1211年***88年耶律大石
金公元1115----1234年***120年完顏阿骨打
西夏公元1038----1227年***189年李元昊
大理公元937----1253年***316年段思平
蒙古.元公元1206----1636年***430年
蒙古公元1206----1271年***6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公元1271----1368年***98年孛兒只斤忽必烈
北元公元1371----1636年***236年孛兒只斤妥_貼睦爾
明公元1368----1644年***276年朱元璋
後金.清公元1616----1911年***295年
後金公元1616----1644年***28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公元1644----1911年***267年愛新覺羅福臨
中國偉大的皇帝
1.唐太宗李世民,他使壹個民族有了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輝煌的經濟文化成就。漢武帝劉徹,他給了壹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2.秦始皇,他實現了華夏民族的大統壹。隋文帝楊堅,他使壹個民族絕處逢生,得以延續。
3.成吉思汗,他創建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漢文帝劉恒,嚴於律己,輕徭薄賦,甚至十二年免收全國田賦。
4.明太祖朱元璋,他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元朝統治,統壹全國。清聖祖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5.壹代女皇武則天,她為中國古代史最大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宋仁宗趙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受到歷代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贊。
十六國地圖全圖
五胡十六國時期,在入侵的眾多遊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於是後世史學家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實際上這壹時期國家數目遠多於16。
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和漢族的河西張氏除了建立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國、成漢等十六國之外,此外還有在當時具有較大影響的仇池、代國、高句麗、冉魏、西燕、吐谷渾、西蜀和翟魏等,實際遠不止十六國。
晉朝地圖最大時全圖
通過地圖,可以看到晉國楚國接壤,晉國大概是現在山西全境加上河北的壹部分,山西現在是15萬多平方公裏,那會晉國稍微比這大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