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川米聚?[ shān chuān mǐ jù ] 指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馬援傳》:扞援呴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
翻譯: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給皇帝分析軍事形勢、進軍計劃。
2、山川表裏?[ shān chuān biǎo lǐ ] 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
翻譯:即使打仗失敗了,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也沒有什麽害處。
3、山川震眩?[ shān chuān zhèn xuàn ] 形容鬥爭激烈。
出處:唐·李華《吊古戰場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翻譯:作戰雙方互相搏殺,戰場鬥爭激烈。
4、山川相繆?[ shān chuān xiāng liáo ] 形容山與河流相互交錯。山水環繞,壹片翠綠。繆,盤繞。
出處:宋·蘇軾《赤壁賦》:“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翻譯:山與河流相互交錯,壹片翠綠的顏色。
5、跋履山川?[ bá lǚ shān chuān ]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出自:清·顧炎武《日知錄·太公五世反葬於周》:夫齊之去周二千余裏……跋履山川,觸冒寒暑。
翻譯:而且齊與周之間相隔二千余裏,翻越山嶺,蹚水過河,在寒暑之間遠道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