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這首詩意思是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夜書所見》原文
作者葉紹翁 朝代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壹燈明。
創作背景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並捉蟋蟀。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葉紹翁簡介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後嗣於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所著《四朝聞見錄》,記述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聞趣事及“慶元黨禁”始末,可補正史之不足,收入《四庫全書》。葉紹翁是江湖派詩人,所著詩集《靖逸小集》。
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如《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其他如《夜書所見》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景色,頗饒風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