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麽壹個故事:長者帶領村民日夜兼程,要把鹽運送到某地換成大麥過冬。這晚,他們露宿荒野,星空燦爛。長者用祖先傳下來的方法,取出3粒鹽塊投入營火,占蔔山間天氣的變化。。。。。。。。。。大家都在等待長者的“天氣預報”:若聽到火中鹽塊發出“劈啪”的聲響,那就是好天的預兆;若是毫無聲息,那就象征天氣即將變壞,風雨隨時來臨。
長者神情嚴肅,因為鹽塊在火中毫無聲息。他認為不吉,主張天亮後馬上趕路。但族中另壹位年輕人認為“以鹽窺天”是迷信,反對匆忙啟程。
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氣聚變,風雪交加,堅持晚走的年輕人這才領悟到長者的智慧。其實,用今天的科學解釋,長者也是對的,鹽塊在火中是否發出聲音,與空氣中的濕度相關。換句話說,當風雨接近,濕度高,鹽塊受潮,投入火中自然暗啞無聲。
年輕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學,片面認為它們都是過時的,無用的。其實,壹些人生道理如同海鹽,它在老,仍然是壹種結晶,並且有海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