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沾巾。
註釋
輔:衛護,屏藩。
三秦:城闕:指長安的城郭宮闕。 泛指當時長安附近京畿之地。
五津:岷江的五大津渡。此借以蜀地。
宦遊人:為仕宦而離家外出的人。
歧路:岔路。指分手處。
簡析
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壹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淒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譯文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妳要奔赴的蜀地,卻是壹片風煙迷茫。
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妳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遊子。
人世間只要是誌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
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壹樣,任淚水打濕衣裳。
2登幽州古臺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註釋
悠悠:形容地久天長。 愴然:悲傷的樣子。
涕:眼淚。
簡析
詩人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諫,但沒有被武則天所采納,屢受打擊,心情郁郁悲憤。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 “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句式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這樣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3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①,
煙花②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③,
惟見長江天際流。
註釋
①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西邊的黃鶴磯上,下面就是長江。
②煙花:指暮春濃艷的景色。
③碧空盡:指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
簡析
這是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壹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壹江春水。詩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壹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煙花三月下揚州”,蘅塘退士評曰:“千古麗句”。在理。
4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①彩雲間,
千裏江陵②壹日還③。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釋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
③壹日還:壹天就可以到達。
簡析
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壹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鋒棱挺拔,壹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5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①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註釋
①舉:擡。
簡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麽逼真,那麽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6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①連三月②,家書抵萬金。
白頭③搔更短,渾④欲不勝簪⑤。
註釋
①烽火:古時報警的煙火。此指戰爭。
②三月:言時間很長,非確指。
③白頭:指白發。
④渾:簡直。
⑤不勝簪:言頭發少得連簪子都插不上。
7 望 嶽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②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③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註釋
①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②鐘:賦予、集中。
③決:裂開。④淩:躍上。
簡析
杜甫“望嶽”詩***三首,這壹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嶽,謳歌造化。希望淩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誌。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8 江南逢李龜年①
杜甫
岐王②宅裏尋常見,
崔九③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註釋
①李龜年:唐代著名的音樂家,受唐玄宗賞識,後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範,他被封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滌,當時擔任殿中監。
簡析
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於岐王李範和秘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雕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蘅塘退士評為:“少陵七絕,此為壓卷。”
9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壹人。
註釋
登高:九月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習俗。
茱萸:藥性植物。重九俗以結子茱萸枝插頭。
簡析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壹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淒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壹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沈,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10相思
王維
紅豆①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②,
此物最相思。
註解
①紅豆:又名相思子,壹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②采擷:采摘。
評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壹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壹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宋詞
1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註釋
這是壹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沈的憶念。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嶽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以及南宋吳文英的《鶯啼序》前後輝映,相互媲美。
2 水調歌頭①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⑥
--------------------------------------------------------------------------------
註釋
①大曲《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②丙辰:熙寧九年(1076)。蘇轍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問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紀》:“***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馬光《溫公詩話》記石曼卿詩:“月如無恨月 長圓。”
⑥嬋娟:美麗的月光。
簡析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辟,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壹。
3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裏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簡析
上片句句藏著壹個"春"字。殘紅褪,柳綿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綠遍,又呈生機勃郁。春光已老,春光猶在,正是這麽壹個惱人的時節。中間插寫的燕子飛來,流水人家,既是補足""的信息,更使畫面增添動態的美。花殘、杏小、燕飛、水繞,柳綿紛紛芳草處處,不言"春"而春在其中,這叫做"藏中有露"。
4 江 城 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註釋
瀟灑的詞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鐵溝出獵,左牽黃犬,右擎蒼鷹,相隨千騎錦士馳卷平岡,何等聲勢,何等豪氣,由此傾動了滿城老少,使老夫陡發少年狂氣,在親射虎,看孫郎的奇想中躍現的,正是當年孫權射虎的風采!但詞人的胸膽,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稱雄?連年犯邊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樣的勇將禦擊!酒酣的詞人因此宣告:倘若漢文帝再遣馮唐,我便是當世魏尚,願換弓如月,壹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惡星天狼!
5 西江月
辛棄疾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簡析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壹轉,進人寫雨。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6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簡析
這首《清平樂》,就是壹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 下片集中寫這壹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裏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壹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7 滿江紅
宋嶽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簡析
陳廷棹雲此詞:何等氣慨!何等誌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莫等閑”二語,當為千古箴銘。
8 桂枝香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斜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①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②,悲恨相繼。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③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④。
註釋
①星河:星河即銀河。
②門外樓頭:用杜牧“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意。
③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
④後庭遺曲:陳後主遊宴後庭,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見《南史張貴妃傳》。
簡析
詞人在金陵勝地,登高望遠,便興起了滿懷愁緒:日月之遷流, 仕途之坎坷,家國之憂患,人生之苦辛,湧凝筆端,寫成了名 篇佳作,歷久長新,此等例真是舉之不盡,而王安石的這壹闋 《桂枝香》,實為個中翹楚。
9 蔔算子.詠梅
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簡析
陸遊酷愛梅花,因為它象征著氣節。他的《落梅》詩說:“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梅花開時不畏嚴寒,落時不戀春光,來得光明,去得磊落。陸遊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這種高潔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億,壹對梅花壹放翁”(《梅花絕句》), 希望終身與梅花為伴。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陸遊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檜被黜,後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免職。他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境中,壹直頗遭時忌,但愛國鬥誌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此詞或許是他晚年所作,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操。雖然不免有自悼自傷的消極成 份和孤芳自賞的意味, 但主要精神是積極的, 他在詞中對周圍惡濁的環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徑以及自身遭受的種種迫害,所表現出的高度蔑視,也是令人感佩的。詠物詞貴在“不離不即”、“不粘不脫”,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詞不雕鏤梅花形貌,而著重攝取其神韻,借以自我寫照,是詠梅的上乘之作。
10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
吹皺壹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裏,
手捋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
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
舉頭聞鵲喜。
簡析
春風乍起,吹皺了壹池碧水,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誰知道,這壹圈圈的漣漪,卻攪動了壹位女性的感情波瀾。別看她貌似悠閑,時而逗引鴛鴦,時而揉扯花蕊,過壹會兒又倚身在池欄上觀看鬥鴨,但只消從她懶洋洋的神態上,我們就知她的心思其實全不在此。隨著幾聲喜鵲的歡叫,她的面龐兒頓時就湧上了壹陣紅暈----盼念已久的丈夫終於回家了,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兒那樣亂撞亂跳?
元曲
1 白樸元曲 [越調]天凈沙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2 [越調]天凈沙 夏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3 [越調]天凈沙 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4 [越調]天凈沙 冬 壹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裏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衷草孤村。
5 馬致遠[越調]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
雙調〕沈醉東風
送 別
關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
手執著餞行杯,眼擱著別離淚。
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萬裏!”
7 〔雙調〕折桂令
嘆 世
馬致遠
鹹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幹戈。
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
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裏是風魔?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8 〔雙調〕水仙子
次 韻
張可久
蠅頭老子五千言,鶴背揚州十萬錢,白雲兩袖吟魂健。
賦莊生秋水篇,布袍寬風月無邊。
名不上瓊林殿,夢不到金谷園,海上神仙。
9 〔雙調〕清江引有感
喬吉
相思瘦因人間阻,只隔墻兒住。
筆尖和露珠,花瓣題詩句,
倩銜泥燕兒將過去。
10〔雙調〕水仙子
尋 梅
喬吉
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
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
酒醒寒驚夢,笛淒春斷腸。
淡月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