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專家還有種猜測,與大橋“阻尼比”有關。通俗說,“阻尼比”類似病毒抗體,代表其抵抗大橋振動的能力。阻尼比越小,大橋抗震能力就越低。虎門大橋存在25年之久,有可能阻尼比變小,影響到抗渦振能力。
3、虎門大橋結構安全:近期,我國大橋似乎有點“飄”。4月26日,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橋體發生波浪形晃動。9天後,廣東虎門大橋懸索橋也來了壹波類似的“神晃動”,讓大橋“飄”上了熱搜。
4、抖音視頻裏虎門大橋的波動“大片”,著實讓人瘆得慌。不過,專家均表示,盡管大橋“飄”得明顯,但仍安全。
5、對於大橋的“飄動”,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認為可分“動靜”兩種角度。大橋在設計時,均會考慮結構承載能力,即大橋滿載時最大下沈幅度。據估算,虎門大橋最大下沈幅度為2米,此次大橋“飄”幅0.5米左右。從這壹靜力概念看,大橋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