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
為金縷梅科拋香樹屬植物楓香樹 liquidambarformosana hance 的根。
原植物
楓香樹根 楓香樹根
參見“楓香脂”條。
采收加工
8~12月采挖,去粗皮,曬幹。
藥材
楓香樹根 radix liquidambaris 產於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性狀根圓錐形,稍彎曲,直徑2~6cm,長20~30cm。表面板黑色或灰棕色,外度剝落處顯黃白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皮部黑棕色,術部黃白色。氣清香,味辛、微苦澀。
藥性
辛、苦,溫。
《浙江藥用植物誌》:“苦,溫。”
功用主治
祛風止痛,解毒消腫。主治風濕痹痛,牙痛,泄瀉,痢疾,癰疽疔瘡。
1.《綱目》:“治癰疽已成。”
2.《浙江藥用植物誌》:“祛風止痛。治風濕性關節炎,牙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選方
1.冶痢疾,胃腸炎,腹瀉楓香樹根,野麻草(鐵莧)各15g,鳳尾蕨24g。水煎服。(《福建藥物誌》)
2.治癰疽已成楓香樹根,擂酒飲,以滓貼之。(《綱目》)
3.治乳癰楓香樹根30g,犁頭草9g。灑水各半煎服。初起者可使內消;已成膿者,可使易潰。(《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治癰療鮮楓果根60g,紅糖30g,酒糟15g。其搗爛,敷患處。(《福建民間實用草藥》)
臨床報道
治療息性胃腸炎及小兒消化不趕取鮮楓香樹根5kg,洗凈切碎,加水7.5kg,煮沸1h,過濾去渣,將濾液小火濃縮至5kg左右,料成100%煎劑5000ml。成人每次口服楓香樹根煎劑50ml,每日2~3次,用溫開水沖稀後服用;療效不理想時,每次口服量可加大到100ml。小兒每次口服10~20ml,每日3~4次。治療急性胃腸炎87例,1d治愈的80例,2d治愈的5例,3d治愈的2例,有效率為100%,治療小兒消化不良13例,1d治禽的6例,2d治愈的5例,好轉1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