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向東的音樂之路,很容易看到促使他成長的壹個關鍵詞——勤奮。
步入高校後,向東壹如既往地勤奮和刻苦。課余時間,他則全花在了學校圖書館和資料室。
辛勤的付出使向東有了新的收獲。1989年,在建國40周年音樂作品評比中,由他創作的歌曲《戰士的衷腸》獲比賽三等獎。
向東從西北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被蘭州軍區戰鬥歌舞團選中,任樂隊小提琴演奏員兼作曲。期間,向東積極參加軍內外音樂創作活動,在藝術實踐中磨礪自己,不斷有作品獲獎,讓人驚喜的是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在面向全國的會歌征集大獎賽中,由他創作的《我們擁有壹個追求》被評為世婦會會歌。後來被破格調入本團創作室任專業作曲。
1995年是向東值得驕傲的壹年,世界婦女大會作品獲得大獎,同年5月被邵華部長邀請到家裏為毛新宇作詞演唱的歌曲《揮鋤》作曲,此歌曲被制作成了MTV音樂電視作品。緊接著又為毛新宇作詞的個人演唱專輯《爺爺曾在這裏走過》作曲輔導並監制,此專輯由國內著名歌唱家李谷壹、張也、德德瑪、耿蓮風、劉斌、範琳琳、戴嬈等演唱。以盒帶及CD面向全國發行。在此期間,還為革命老人張文秋(邵華將軍的母親)所作的《五更寒》、《赤子之心》等詩詞作曲,由總政歌舞團演唱錄制。
在音樂創作中,向東頗有靈氣。由他創作的作品《情系邊關》、《帶兵的人》、《阿媽》、《天山老兵情》、《戰士青春最風流》均在全軍文藝作品評獎中獲得壹、二等獎。《請到西北來》獲2000年西部大開發歌曲比賽壹等獎。《咱不扛搶誰扛槍》在此次比賽中獲二等獎、《雪蓮贊》在2002年全國首屆主旋律歌曲比賽中獲銀獎。
為了創作出切合部隊官兵現實生活的歌曲,向東每年都要遠赴西北邊境部隊體驗生活,他深切體會到了邊防戰士的甘苦,以及他們在艱難生存狀態下表現出來心懷國家的樂觀主義精神,由此創作出了著名的軍旅民謠歌曲《壹排二班》。
基層實踐和勤奮好學構成了向東成長的雙重軌跡。2000年,他在部隊首長支持下又考入了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深造,師從著名作曲家施萬春先生學習作曲。在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向東像以往壹樣,用自己的勤奮獲得了新的藝術感悟,他的創作也打開了壹個嶄新的天地,作品相繼獲獎並在軍內外產生廣泛影響。
2005年,由於工作的需要,向東被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長城藝術團任創作員。
2006年,適逢建黨8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毛澤東逝世30周年之際,應邵華將軍的邀請,向東為毛岸青,邵華作詞的歌曲專輯《永遠的懷念》作曲,此專輯以毛澤東從走出韶山到逝世的不同歷史時期作為創作背景,全部作品以講故事的形式向人們娓娓道來。宋祖英、楊洪基、呂繼宏、雷佳、韓紅、劉珊、王宏偉、韓磊、張也、譚晶十位中國最具實力的歌唱家演唱。十首歌曲均被制作成MTV音樂電視,主要畫面運用了大量珍貴的毛澤東真實鏡頭,以CD、DVD套裝面向全國發行,該專輯還作為愛國主義教材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十大博物館永久收藏。值得祝賀的是,此專輯在2008年還被評為了“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
2007年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再現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動人故事,介紹“沈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文化內涵,由安華若隱作詞,向東作曲的《嘆美人》—美人關、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嘆美人六首系列音樂電視,由中央電視臺拍攝制作,在央視播出後,受到廣泛好評。
2008年完成了為軍旅歌手紅梅創作的壹張個人演唱專輯《紅梅綻放》由著名詞作家賀東久等作詞,整張專輯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演唱清新,全部作曲均出自向東之手,業內專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2009年,創作的《我們和妳在壹起》獲抗震題材歌曲比賽優秀作品獎(未設等級獎)。《通往哨所的路》獲全軍抒情歌曲比賽優秀作品獎(未設等級獎)。
2010年,創作歌曲《彈殼戒指》獲全軍網洛歌曲評選壹等獎。
2011年,創作歌曲《吉祥藏鷹》在全軍“唱支軍歌給黨聽”歌曲比賽中獲金曲獎。
2012年,創作歌曲《也許我不來當兵》在“放歌中華喜迎十八大”全國大型音樂作品展評中獲金獎、向東個人獲2012年“年度音樂十佳”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