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談論他的缺點的時候,會嚴重損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覺得在家長的面前自己好像是壹無是處的,而這種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就像是潑出去的水壹樣再也收不回來了,父母的語言在孩子的稚嫩的心靈上會留下陰影巨大的創傷。我們即便是想盡壹切辦法進行彌補,最終也只能像是使用膠布在破碎的玻璃上進行粘合壹樣,它是粘不住的。
如果孩子是壹個好勝心極強,特別上進的人,那麽這種批評對孩子來說,或許在壹定程度上是能夠激勵他成長進步的,批評他的缺點讓孩子也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但這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還是無力承受這種打擊的。
家長在談論孩子的缺點的時候,都是在和其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所以這個時候就不單單是在家長面前丟人了,更關鍵的是好像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個什麽樣的人了。這時候孩子想要做出改變也無力進行了,因為自己所有的缺點已經公之於眾。
所以家長在和其他人談論孩子的時候,絕不能夠當著自己的孩子的面談論他的缺點,即便是說他的缺點,也應該是在對方談論自己的孩子有什麽問題之後,自己在附和性地回答,而不應該主動的提出這樣的問題。
另外如果孩子不在場,但是他很有可能在家,這種情況之下也不應該講他的缺點,因為這時候就等於是在背地裏說孩子的壞話,萬壹被孩子聽到了,雙方之間的信任感也就會變得極差。
他會認為父母表面壹套背後壹套,在表面上對自己很好,但實際上壹直念著自己的缺點不忘,這就會帶來嚴重的信任危機,也會提前讓孩子進入叛逆期。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和別人討論這些問題,不管是當著孩子的面還是孩子不在場,都應該避免談孩子的缺點。這些缺點應該算是家醜的壹種,應該是有私底下跟孩子講明白讓他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