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字的組詞:因地制宜、宜室宜家、權宜之計、便宜行事、不合時宜。
因地制宜:
1、拼音:[yīn dì zhì yí]
2、釋義: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當的措施。
3、出處:《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夫築城廓;立倉庫;因地制宜。”
4、舉例:在鄉村中,他們根據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地規劃了鄉村的未來。
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空間資源。
宜室宜家:
1、拼音:[yí shì yí jiā]
2、釋義: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3、出處:出自《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4、舉例:他努力工作,為家人創造了壹個宜室宜家的溫馨環境。
她的新家裝修得十分宜室宜家,給人壹種舒適溫馨的感覺。
權宜之計:
1、拼音:[quán yí zhī jì]
2、釋義: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采取的變通辦法。
3、出處:《後漢書·王允傳》:“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4、舉例:這個計劃只是權宜之計,我們需要尋找更長久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在缺乏更好的選擇下,這個策略只能作為權宜之計來接受。
便宜行事:
1、拼音:[pián yi xínɡ shì]
2、釋義:指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或個人意圖而輕率地、不加考慮地行事。
3、出處:宋 葉適《奏議 紀綱四》:“始委張浚以川、陜,而宣撫、處置之名立焉,便宜行事之命出焉。”
4、舉例:作為壹個經驗豐富的管理者,他知道何時可以便宜行事,何時需要嚴格按照規定操作。
這次行動需要便宜行事,因為沒有時間進行詳細的計劃和準備。
不合時宜:
1、拼音:[bù hé shí yì]
2、釋義:不符合當時的情勢或需要。
3、出處:《漢書·哀帝紀》:“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4、舉例:她的穿著在葬禮上顯得十分不合時宜。
這個決定在這個關鍵時刻顯得十分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