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全被房地產圍住了。”
“長腰山從山頂開發到山腳,保護區都幹進去了!”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跟隨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雲南昆明下沈督察時發現,昆明相關區圍繞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突出,滇池草海片區貼著保護區紅線開發,大量房地產項目與湖爭地,環草海25公裏湖濱帶被房地產等項目侵占;滇池東岸長腰山區域被房地產開發項目蠶食,部分項目直接侵占滇池保護區,擠占滇池生態空間。
5月6日上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通報的新壹批督察典型案例中指出了圍繞滇池的房地產開發問題,直指昆明當地黨委、政府在滇池保護治理上“只算眼前賬、不算長遠帳,沒有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沒有像保護眼睛壹樣保護滇池”。昆明市遲遲不按《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要求編制出臺滇池保護規劃,導致滇池保護長期無“規”可循,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愈演愈烈。
“草海全被房地產圍住了”
寶能集團“滇池九璽”地產項目位於草海5號片區,宣稱要打造昆明鼎級富人區
寶能集團壹塊位於滇池壹級保護區內的廣告牌
2008年起,昆明市實施“退田退塘退房退人”“還湖還林還濕地”工程。“四退三還”本意是為滇池騰出更多生態空間,但2015年至今,草海片區開發建設了42個地塊(占地2463畝)將環草海25公裏湖濱帶侵占,大量房地產項目與湖爭地,“寸土必爭”、“寸步不讓”。
西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四退三還”工程中,草海5號片區遷走村民2千多戶,約五千多人,而新的開發項目將使草海5號片區增加幾萬人口。
“當年好不容易遷出來的地,都蓋了房子。”督察人員在現場指出,草海連片“貼線開發”嚴重擠占生態空間,清水進不去,汙染負荷卻在增加。
長腰山變“水泥山”,房地產開發侵占滇池保護區
2015年1月衛星地圖顯示,長腰山區域啟動開發建設
2021年1月衛星地圖顯示,長腰山90%以上區域已開發為房地產項目
“長腰山從山頂開發到山腳,保護區都幹進去了。”督察人員感嘆說。
據督察發現,2015年1月以來,昆明諾仕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諾仕達集團)在長腰山區域,陸續開建滇池國際 養生 養老度假區項目。該項目規劃占地3426畝,約占長腰山總面積的92%,規劃建設別墅813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94棟,建築面積225.2萬平方米。其中,面向滇池區域規劃建設別墅390棟、多層和中高層樓房25棟。目前規劃項目已全部實施,長腰山生態功能已基本喪失。
諾仕達集團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違規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
事實上,2016年7月第壹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時督察組就曾指出,諾仕達集團建設的有關項目侵占滇池壹級保護區。但昆明市晉寧區及諾仕達集團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在滇池壹級保護區毀壞生態林建設了壹條瀝青道路,並陸續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違規開發建設房地產項目,至2018年7月第壹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時,諾仕達集團已在二級保護區內建成167棟別墅,占地293畝,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
《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規定,滇池壹級保護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和構築物;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只能開發建設生態 旅遊 、文化等建設項目,禁止開發建設其他房地產項目。
2018年7月第壹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指出,《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對二級保護區內允許建設的生態 旅遊 、文化建設項目界定不明確,導致壹些 旅遊 地產項目“打擦邊球”。2018年11月,雲南省人大常委會修訂《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規定在滇池二級保護區限制建設區可以建設 健康 養老、健身休閑等生態 旅遊 、文化項目。諾仕達集團“借坡下驢”,隨即打著 健康 養老產業的幌子,在滇池二級保護限制建設區內又繼續開工建設437棟別墅,***計占地1242畝,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
整個長腰山已被開發蠶食,滇池集水區生態空間被嚴重擠占
據調查,這些別墅的房屋不動產權證“權利性質”壹欄為“市場化商品房”,單套網簽備案價在218萬—2992萬之間,並非對外宣稱的 健康 養老項目,實際是以 健康 養老產業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
滇池保護長期無“規”可循
除位於滇池二級保護區的房產項目外,2017年至2020年間,諾仕達集團還陸續在長腰山三級保護區建設209棟別墅、294棟多層和中高層房地產項目,***計占地1891畝,建築面積174.4萬平方米,至此,整個長腰山被開發殆盡。
據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滇池草海25公裏沿岸擬全部開發,2015年開發建設至今,僅剩兩個項目尚未開工,外海包括長腰山在內的138公裏沿岸已開發36公裏。
“環湖開發”擠占滇池生態空間影響的是滇池水環境和水生態。昆明市市長劉佳晨坦言,“滇池流域汙染負荷仍在增加,環湖開發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
談及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劉佳晨認為“少數幹部思想認識還不到位,抓滇池保護治理的積極性不高,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主動性不夠。“
督察組則指出,昆明當地黨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在滇池保護治理上態度不堅決、行動打折扣,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只算小賬、不算大賬,只算眼前賬、不算長遠帳,沒有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沒有像保護眼睛壹樣保護滇池。昆明市遲遲不按《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要求編制出臺滇池保護規劃,導致滇池保護長期無“規”可循,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愈演愈烈。
督察還指出,雲南省相關職能部門履職不到位,未及時指出並制止滇池長腰山等區域的違規開發建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