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明朝祖訓是什麽

明朝祖訓是什麽

明朝祖訓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的明朝典籍《皇明祖訓》。

內容是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戒。 初名《祖訓錄》,始纂於洪武二年(1369)﹐六年書成﹐九年又加修訂;二十八年(1395)重定﹐更名為《皇明祖訓》。本文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皇明祖訓淵源來自於儒教思想,最初人民是在半山坡居住因為洪水淹不到,待外界知識提高後逐漸下山選擇有水有獵物的地方居住,漁獵是人類最初最原始的生產方式,漁獵基本是從自然資源中直接攝取,沒有自身的生產資料,而遊牧有自己的羊群馬群作為產出的生產資料,遊牧定居後逐漸演化為農耕文明,在農耕社會耕地是價值最大的存在。

擴展資料:

皇明祖訓序

朕觀自古國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當時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內,民用平康。蓋其創業之初,備嘗艱苦,閱人旣多,歷事亦熟。比之生長深宮之主,未諳世故;及僻處山林之士,自矜己長者,甚相遠矣。

朕幼而孤貧,長值兵亂;年二十四,委身行伍,為人調用者三年。繼而收攬英俊,習練兵之方,謀與群雄並驅。勞心焦思,慮患防微,近二十載,乃能翦除強敵,統壹海宇。人之情偽,亦頗知之。故以所見所行,與群臣定為國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舊俗汙染之徒。

且群雄之強盛詭詐,至難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經世亂,欲度兵荒,務習奸猾,至難齊也,而朕已齊之。蓋自平武昌以來,即議定著律令,損益更改,不計遍數。經今十年,始得成就。頒而行之,民漸知禁。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鐘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皇明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