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古時的"員外"相當於現在的什麽官?

古時的"員外"相當於現在的什麽官?

相當於候補委員

到了現代,也就是中華人民***和國建國後,員外這壹稱呼逐漸淡出。但隨之出現了“候補委員”這壹新的職位稱呼,於是就有了候補委員,其涵義與“員外”相比有壹定變化,但大同小異,延用至今。

員外,原指正員以外的官員,後指的地主豪紳。原指正員以外的官員,後世因此類官職可以捐買,故富豪皆稱員外。明朝以後員外郎成為壹種閑職,不再與科舉相關,而漸漸和財富聯系在了壹起,只要肯花銀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壹個員外官職來做。

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南北朝簡稱員外散騎侍郎為員外郎。是較高貴的近侍官。隋代始於六部郎中之下設員外郎,以為郎中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變。惟唐制列在六品,明清則升為從五品。

擴展資料:

員外有時也是朝廷控制百姓的壹種手段。明代政府為了保證社會穩定,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實行裏甲制度,同時以老人制作為輔助,對鄉村社會進行有效管理。明初政府以丁糧多者或豪門大戶擔任糧長和裏長,這些人也就是被稱為員外的壹群人。

除了想通過將他們納入由官府主導的組織框架,以加強對他們的制約和控制,同時還試圖通過這部分人實現其社會控制的目標。隨著明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其鄉村基層組織也在不斷變化。

百度百科-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