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記》是哲哲的的遊歷結晶,這篇文章寫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運動,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
到永州後,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他自己也不斷受到統治者的誹謗和攻擊,心情壓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險,許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柳宗元在這漫長的戴罪期間,便到處遊覽,搜奇探勝,借以開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此文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遊西山的經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了對懷才不遇憤懣和現實醜惡的無奈之情。
藝術特點:緊扣題目,選材獨特。獨辟蹊徑,少提西山,卻是壹切為了“西山”。鑒於作者“人”身份,才有閑暇,內心憂懣,便需宣泄排遣,這好似給作品悲涼的基礎進行了定格。
遊覽的方式便也順理成章,其壹“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這表現出的是隨意,無目的性的特點;其二,“披草而生,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覺而起,起而歸“。苦中覓樂,亦體現出散漫放任性的特點。
文中由抑到揚的方法,鮮明地表現了作者貶謫永州後憂懣的心態。為集中筆墨描繪西山,作者把沿途的山光水色,見聞感受,壹概舍棄,尋道登山的過程,艱難而表現的空間較多,但也只是“遂命仆過湘江,緣染溪,斫楱莽,焚茅,窮山之高而止”輕輕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