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廣東潮州地全

廣東潮州地全

在中國地圖上,廣西和廣東是兩個毗鄰的省份。兩省人在相貌、語言、文化習俗方面亦有相通之處。而在 歷史 上,為了方便管轄和促進發展,明朝和清朝設立了兩廣總督這壹職位。兩廣總督的駐所最早是在梧州,而後又遷至廣東的肇慶和廣州。

肇慶和廣州同在廣東,為何兩廣總督要將駐所從肇慶遷移至廣州呢?

明朝時,兩廣地區管理混亂,給 社會 增添了很多隱患。1449年,囚犯黃蕭養"越獄聚眾,千萬攻廣州",勢如破竹。明廷派遣孟鑒巡撫廣東,並調回支援廣西剿賊的廣東軍隊。時任廣西總兵官田真化因為廣西動亂尚未平息,未經請示,就調回了在廣東鎮壓黃蕭養軍隊的廣西副總兵武毅。而後,廣西“潯、梧瑤亂”,廣西總兵武毅請求廣東官軍支援,而廣東副總兵董興以廣東地方動亂推脫。

上圖_ 於謙側身像

兵部尚書於謙於是上書明代宗,讓翁信、陳旺接替總兵職位,再派遣王翺監督軍務。在這之後,兩廣有了第壹任總督王翺,總督駐所則在梧州。由於兩廣總督是因為治亂而設,為了方便總督巡視治亂,明朝又建成了位於肇慶、廣州的兩座總督行臺。而肇慶和廣州,則是後來兩廣總督的兩個駐所。

1580年,兩廣總督劉堯誨把兩廣總督的駐所從梧州遷至肇慶。明亡後,兩廣地區內部多起義動亂,廣東還遭受葡萄牙人的騷擾。清康熙年間,兩廣又卷入到三藩之亂, 社會 壹直不大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清廷分設廣東總督、廣西總督,想要更好地應對復雜局勢。後來廣西總督又幾被撤裁,廣東總督保留。雍正十二年(1734年),兩廣局勢穩定下來,廣東總督更為兩廣總督,駐所為肇慶。乾隆十壹年(1746年),兩廣總督駐所遷至廣州。

上圖_ 晚清兩廣總督葉名琛

肇慶和廣州,是兩廣總督重要的兩個駐所。兩者同在廣東,有著許多的***同點。

從長遠看,兩廣總督由於要轄治兩廣,所以駐所最好能夠方便、快捷地聯系廣西和廣東。

1.肇慶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東南為珠江三角洲,是廣東和廣西的交界城市。在交通方面,肇慶是廣東地方通向西南諸省的必經之處。肇慶在唐代時就有驛站。明朝在肇慶開通了水陸驛道,其中,自肇慶崧臺驛沿西江可至梧州府虎門驛的水路驛道,是兩廣間傳驛的主要通道。蕭彥《制府疏草》就認為肇慶是廣東省離梧州較近的城市,可以起到兼制廣西,又聯絡廣東的作用。

2.廣州

廣州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南,南接珠江三角洲,與港、澳兩地隔海相望。在交通上,廣州瀕臨南海,境內有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合流。所以其對外是中國的“南大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對內又是連通東西南北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憑借優越的交通優勢,廣州如果成為兩廣總督的駐所,可以及時地獲知兩廣的情況,方便聯絡和指揮。

上圖_ 清 廣東全圖

肇慶和廣州的文化基礎都較好,皆為廣府文化的發源地。教育水平在兩廣地區算是發達。

舉個關於肇慶的例子。851年,17歲的肇慶籍人莫宣卿金榜題名。他不但是廣東省首位狀元,還是隋唐科舉制下年紀最小的狀元。而廣州在明清時期坐擁528名進士,遜於杭州、蘇州等,在全國排名第十。

除此之外,肇慶和廣州的文化設施也算是完善。肇慶端溪書院,享有“嶺南第壹學府”的美名,還與廣州的粵秀書院、羊城書院、越華書院被稱為為“廣東四大書院”。

文化基礎較好的城市自然也是更利於管理。此外,兩廣總督把總督設在肇慶和廣州,大概也是希望這兩個城市成為兩廣地區發展教育的榜樣。

上圖_ 兩廣總督 勞崇光,1859年10月至1862年10月在任

肇慶和廣州能夠成為兩廣總督的駐所,有很大壹個原因是兩地方便調兵抵禦強盜。

肇慶能成為兩廣總督駐所的壹個原因是,官員們能夠方便征調兩廣資源抵禦強盜。嘉靖末年,廣東沿海強盜諸多,經常騷擾廣東內境。彼時兩廣總督總駐所還在梧州,但有的官員已經註意到了肇慶。據《明會典》“因惠、潮二州有寇,暫移提督駐潮州,事平,復移肇慶。”梧州在明朝是屬於廣西,距廣東的惠、潮兩地二千裏,通信不暢。而肇慶位於廣東,距離兩地不過百裏,征調更加方便。

嘉慶廣東巡撫的韓封山根據實際情況,認為“粵海形勢沿海村落處處可通外洋”,所以廣東多海盜。而前文提及,廣州是廣東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壹,並且不臨海。在遇到海盜事件時,廣州能夠利用交通優勢快速調兵,又因為不直接瀕海,而有壹定的緩沖空間。

上圖_ 清軍與海盜激戰,據《靖海全圖》,香港海事博物館藏

1.經濟發展狀況不同

康熙時,兩廣總督吳興祚在肇慶成立鼓鑄局。鼓鑄局,就是官員鑄造錢幣的官署。壹般來說,鼓鑄局會設在各地統治中心,所以肇慶也算是“兩廣央行”。看來清朝統治者壹度對肇慶的經濟發展寄予厚望。

但實際上,廣州經濟發展得更好。廣州對外貿易壹直很繁榮。在清朝乾隆時期,廣州十三行是清朝唯壹對外貿易的商行。其與歐洲、拉美、大洋洲等都有貿易關系,海關收益頗豐,成為“天子南庫”。在這種情況下,兩廣總督如果再對廣州經濟上心壹些,銀子就嘩啦嘩啦地能進賬啊。所以後來廣州成為兩廣總督的駐所。

上圖_ 清末時期 廣州十三行

2.安全考慮

廣州是清朝經轉外國貢品、本國商品等的重要樞紐。由於貿易來往繁多,貨物有價值,所以很多海盜都不惜冒險劫持。比如說乾隆時期,海盜們把廣東水師的巡船誤認為商船,於是殺害參將錢邦彥。海盜為財害命,甚至殺官,可見廣州 社會 治安存在問題。

海盜問題只是問題之壹,廣州還面臨著不安好心的澳門葡萄牙殖民政權,以及對廣東虎視眈眈的英、法等殖民者。面對著內外復雜的局勢,為了保證廣州乃至清朝的安全,廣州順理成章地成了兩廣總督的駐所。

上圖_ 1900年的兩廣總督府

參考資料:

1沈登苗 《明清全國進士與人才的時空分布及其相互關系》

2楊景秀 《博弈與平衡:明代兩廣總督的權力運作》

文字由 歷史 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