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小學壹年級語文《棉鞋裏的陽光》說課稿及教學反思

小學壹年級語文《棉鞋裏的陽光》說課稿及教學反思

1.小學壹年級語文《棉鞋裏的陽光》說課稿

 壹、說教材

 《棉鞋裏的陽光》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壹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壹篇課文。第二單元以家庭生活為主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孩子從小熱愛家庭生活,學會愛家人甚至延伸到愛其他人。本篇課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壹曬,讓她睡得更暖和。媽媽的舉動影響著小峰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會了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

 二、說目標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願望,學會體貼長輩。

 三、說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認識本文的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懂得小峰的孝順,並學習小峰付之行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學思路

 《棉鞋裏的陽光》這篇課文較長,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壹課時裏解決了識字,把課文讀正確,並寫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務,所以在第二課時裏,沒有出現過多的識字環節,只是在開課時復習了壹下生字詞,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理解課文和朗讀感悟上。

 在教學過程中,我註意抓住人物的對話、動作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是其中的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如抓住媽媽和小峰的對話,在勾畫、感情朗讀、評議中體會到媽媽的細心和體貼,為小峰做了壹個好榜樣,特別是通過“更”字的體會,深化大家對媽媽的認識。又如抓住小峰給奶奶曬棉鞋時“輕輕地”動作來體會小峰關心體貼長輩。

 另外我還註意從課文留白處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讓學生想象小峰想的話中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又如讓大家想象,聽了奶奶的話後,小峰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把通過讀文的領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五、說教學過程

 (壹)導入

 以談話導入進入主題,進而復習壹年級上冊所學課文《陽光》,讓學生從低段開始有知識的前後連貫的意識,而不是學完就忘。在出示課題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文,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興趣。

 (二)識字

 1、重視隨文識字及方法的引領,采用精當的方法識字。(組詞、看拼音、加壹加、減壹減、熟字加偏旁或換偏旁、猜謎語)。在教學中註意引導孩子發現並掌握識字規律和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方法等獨立識字的能力,鼓勵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2、交流討論、鞏固識字。

 (1)多種形式認讀。

 (2)抽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

 (3)挑選會認的字組詞。

 (三)寫字

 1、出示“奶”、“媽”,讀壹讀,學生再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說怎樣記住生字。

 3、教師範寫,學生書空並描紅。

 在學習寫字時,我設計先讓孩子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這樣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再後來的老師板書指導,讓孩子看著老師的板書進行空書,這樣孩子不但不會因為沒事做而做小動作,還能口耳目手等器官壹並用上,記得更快,最後安排練習書寫。

 (四)朗讀

 讓人人都參與朗讀,使人人都有展示的機會,利用學生合作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用不著過多的教師範讀,只對學生讀不到位的地方給予點撥和鼓勵,再通過反復朗讀達到讀正確、讀流利的目標。

 (五)理解感悟

 通過朗讀,理解感悟媽媽和小峰的高尚品質,從而讓學生有關心長輩的願望,學會體貼長輩,這是本課學習的壹個難點。畢竟孩子的年齡及理解能力有限,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插圖抓住人物的對話、動作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是其中的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如抓住媽媽和小峰的對話,在勾畫、感情朗讀、評議中體會到媽媽的細心和體貼,為小峰做了壹個好榜樣,特別是通過“更”字的體會,深化大家對媽媽的認識。又如抓住小峰給奶奶曬棉鞋時“輕輕地”動作來體會小峰關心體貼長輩。

2.小學壹年級語文《棉鞋裏的陽光》教學反思

 《棉鞋裏的陽光》這篇課文較長,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壹課時裏解決了識字,把課文讀正確,並寫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務,所以在第二課時裏,沒有出現過多的識字環節,只是在開課時復習了壹下生字詞,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理解課文和朗讀感悟上。

 在教學過程中,我註意抓住人物的對話、動作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是其中的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如抓住媽媽和小峰的對話,在勾畫、感情朗讀、評議中體會到媽媽的細心和體貼,為小峰做了壹個好榜樣,特別是通過“更”字的體會,深化大家對媽媽的認識。又如抓住小峰給奶奶曬棉鞋時“輕輕地”動作來體會小峰關心體貼長輩。

 另外我還註意從課文留白處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讓學生想象小峰想的話中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又如讓大家想象,聽了奶奶的話後,小峰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把通過讀文的領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3.小學壹年級語文《棉鞋裏的陽光》教學反思

 壹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棉鞋裏的陽光》是壹篇充滿家庭溫暖、關愛老人、體貼老人的課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奶奶曬棉被、棉鞋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奶奶老了,媽媽格外體貼,把老人的棉被曬壹曬,讓她睡得更暖和。大人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他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也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他們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開始,我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聽到學生讀不好,我就領讀了三遍,然後我和學生進行接龍對讀,我來讀提示語,讓學生讀小峰、媽媽和奶奶的話,這樣讀了兩遍,我看孩子們讀的不錯了,就讓學生四個人壹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分組活動的很好,讀書的氣氛比較濃。我聽著他們朗朗的讀書聲,心裏非常高興。我至少花了將近3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並著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妳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像說話那樣去讀書,別人聽了會感覺很舒服。”“妳的聲音比以前更大了,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誇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著當眾表演朗讀。我在學生們熟練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討論:媽媽為什麽要給奶奶曬棉被?小峰為什麽要給奶奶曬棉鞋?奶奶躺在媽媽曬的棉被裏感覺怎麽樣?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有壹個學生說:“奶奶真幸福。”我馬上接過他的話,說:“是呀,小峰的奶奶真幸福,妳能說說為什麽嗎?”大家壹聽,紛紛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有的說因為小峰和媽媽都那麽關心奶奶,體貼奶奶;有的說小峰會幫奶奶曬棉鞋,他很愛奶奶。說到這兒,我隊孩子們說:“妳在家為奶奶幹了些什麽呢?”有的說我用小手給奶奶捶背,奶奶也感到很幸福;有的說我幫奶奶倒洗腳水,奶奶挺高興;還有的說,我扶奶奶上 床等等。我認為,讀和議這兩大環節很吸引孩子們,能使他們更愛讀書,從而更愛語文。

 課後孩子們精彩的回答仍回蕩在我耳邊,仔細想想,壹直以來長輩們都疼愛著我,現在參加工作了,生活成了兩點壹線,學校裏忙完,回家只管躺著休息。我已想不出“為老人做了什麽”?想到這兒,我更受益匪淺,學了這課,不僅孩子們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我們大人更該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