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小樹
我家門口有壹棵小樹。
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
夏天到了,小樹給爺爺撐開綠色的小傘。爺爺不熱了。
《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壹、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壹個兒童的口吻生動地說出人和樹的關系:人類保護樹木,樹木為人類造福。
全課***有三個自然段,兩幅插圖。
第壹段寫的是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讓小樹暖暖和和過冬。所配插圖畫面是:爺爺在認真地給小樹的樹幹捆綁稻草。
第二段寫的是天熱了,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讓爺爺在樹蔭下乘涼。所配插圖畫面是:夏天,小樹枝葉茂盛,爺爺悠閑地扇著大芭蕉扇,在樹蔭下乘涼。
第三段贊揚爺爺和小樹真好。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衣裳”、“綠傘”指的是什麽,為什麽說“爺爺真好,小樹真好。”要切實引導學生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準確地理解意思,使他們初步學習到聯系句子,聯系課文理解詞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小樹,從小要為綠化祖國出力。
2.初步學習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綠傘”在句子裏的意思,理解“爺爺真好,小樹真好。”在課文中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案
1.課時內容安排
第壹課時:學3個生字;初讀課文;指導讀課文第壹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5個生字;指導讀第二、三自然段;指導了解課文內容;練習背誦。
2.課時教案
第壹課時
課時要求:
初讀課文,認識全課生字,掌握其中3個生字的形和義;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第壹自然段的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並背誦。
教學過程:
(壹)出示課題,談話激趣。
1.板書課題
6爺(y6)爺和小樹(sh))
2.指名讀課題,想壹想:課題中寫了誰?(爺爺)寫了什麽?(小樹)隨著樹”的圖片。
3.教師設問,激發學生讀書的願望。課題寫了“爺爺”,寫了“小樹”,中間用“和”連起來,其中壹個是人,壹個是樹,人和樹之間有什麽聯系呢?我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內容,認識全課生字,學會三個生字。
1.請學生打開書,自己指讀課文壹遍,做到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不好的句子可多讀兩遍,然後看田字格範字認讀生字的音,最後看讀課文壹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認讀全課八個生字。
3.指導學“衣、裳、傘”三個生字的形和義,並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傘”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再舉起壹把傘,引導學生利用傘
②指名說說傘有什麽用?(傘可以擋雨,可以遮擋陽光,到了夏天太陽當頭照時,打開傘就涼快多了)。
③先指導觀察田字格範字,然後照範字寫兩個“傘”,上寬下略窄;上短下長,第壹筆從豎中線起筆,第三、四兩筆斜壓橫中線,最後壹筆“丨”壓豎中線寫。
(2)出示生詞“衣裳”
①指名讀詞,說明“裳”要讀輕聲。再說說什麽是“衣裳”。
②指名按筆畫記“衣”的形,然後照田字格範字寫壹個“衣”字,註意第二筆橫要比下邊的大撇、大捺寫得窄。
③指導記和寫“裳”字的形。先告訴學生“裳”字上邊是個新偏旁叫小字頭,“小字”作字頭,豎鉤要變成豎,左點往右下點,右點變成撇。再讓學生按部分記“裳”的形。指導寫兩個“裳”字。“裳”字容易寫長,讓學生觀察田字格範字時,要著重讓學生看清橫中線上是哪些部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寫得壹樣寬。
4.自己小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先指名讀,說全課有幾個自然段。(3個)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讀,讀後組織學生按聲音清楚響亮和正確的要求評議,訂正讀錯的地方。
——課中休息——
(三)指導理解第壹自然段
1.指名讀,註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壹句話: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讀。
(2)引導理解。
①這句話寫了誰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爺爺)寫了爺爺做什麽?(給小樹穿稻草衣裳)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麽?要引導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到把詞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訴學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認真讀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當學生經過讀句思考回答正確後,教師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爺爺給小樹穿上的稻草”用線畫出來,使學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詞與詞之間的聯系,註意了這個聯系,就能確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圖(1)問稻草是“穿”上去的嗎?課文裏為什麽這麽說呢?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認真讀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當作什麽,所以才這麽說。
(3)指導讀。讀的時候要把為什麽要給小樹穿衣裳,穿什麽樣的衣裳讀清楚。
小樹有了稻草衣裳怎樣?在黑板上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指名讀,要強調“不冷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壹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先自己試背,然後指名背或齊背。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進壹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五個生字。
教學過程:
(壹)過渡談話
上節課我們學過第壹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保護了小樹。幾年以後,小樹長得怎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註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第壹個句子。
①指名讀。說說這句話什麽意思?(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是什麽意思
②句子中的`“綠傘”指的是什麽?要引導學生讀句子想,因為綠傘是小樹撐開的,所以它應該是長在樹上的密密層層的枝葉,即樹冠。在這基礎上讓學生看插圖加深印象。
③枝葉是“撐開”的嗎?可課文為什麽這麽說,請聯系句子想想,然後回答。
④指導讀。讀的時候把小樹為什麽要給爺爺撐開傘,撐開什麽樣的傘讀清楚。
(2)理解第二個句子。
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爺爺怎麽樣?指名讀,強調不熱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句子
“爺爺真好,小樹真好”。是本段僅有的壹句話。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聯系全篇課文去想,想想第壹自然段寫了什麽,第二自然段寫了什麽。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課文中去想。請妳用這個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後說說。
3.指導讀。要把誇爺爺,誇小樹的語氣讀出來。
(四)讀全文,從整體上進壹步了解課文內容,熟讀並背誦。
1.指名讀
2.引導加深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再看課題想壹想:人和樹有什麽聯系,讀完課文妳知道了嗎?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作簡單小結:人和樹是有密切聯系的,爺爺保護了小樹,小樹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做許多的事情,如: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境,可以凈化空氣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那多好啊!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中休息——
(五)繼續學習五個生字的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熱”。
(1)先告訴學生“熱”字下邊是個新偏旁,叫四點底,然後指名學生說說怎樣記字形:重點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丟點。
(2)指導寫。先引導觀察範字,然後看範字寫兩個。熱要寫得上大下小,上邊左右部分壹樣高,壹樣長。下邊的四點底,壹個點向左,三個點向右,兩邊點大,中間的兩點小,四點要寫得和上邊部分壹樣寬。
2.出示生字“綠”。
(1)指名說怎樣記字形。重點提示右上第三筆橫要寫得長些,右下是
(2)指導寫。先引導觀察範字,然後看範字寫兩個。“綠”要寫得左窄右寬;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長;右邊第三、七筆從橫中線起筆。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記字。提示“真”字的裏邊是三橫,“冷”字最後壹筆是點。然後讓學生自己看範字,各寫壹個生字。
4.鞏固學過的八個生字。
(1)認讀,重點讀“熱、綠、裳、真”四個字,說明要註意的地方。
(2)試默八個生字詞,不會的字可以看板書寫,做出不會寫的記號。
(3)教師巡視檢查全班試默情況,同學們練習剛才不會寫的字或錯字
(4)正式默寫全課生字。
(五)總結
《爺爺和小樹》這課書學完了,同學們學得很好,做到認真讀書,壹邊讀書,壹邊識字,理解詞,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課文中想意思,這樣學語文才能學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讀懂課文。
四、教學提示
1.本課的訓練重點是理解詞在句子裏的意思,理解句子在課文裏的意思。教學時,要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結合句子想詞的意思,結合課文想句子的意思,千萬不要壹上來就讓學生看課本插圖,把教學重點轉移到看圖理解詞句方面去。
2.要從壹年級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課文的實際出發,妥善安排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教學方法。光讓學生聽不行,最好把重點要講的內容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耳聽、眼看,然後模仿練習,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聽懂、學會。
3.識字要寓於閱讀之中,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逐步掌握音形義的過程。本課八個生字要通過試默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學習上的難點,讓學生針對難點練字,才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