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1

 在晉武帝時,有壹個叫滿奮的人,向來都怕吹冷風,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風。有壹天,風很大,他剛好進宮朝見武帝,看見宮裏的窗戶是透明的琉璃做成的,好象很不堅固,不禁發起抖來,臉色變得很蒼白。武帝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滿奮照實回答。武帝壹聽,便笑著說:“琉璃窗根本是密不透風的。”滿奮覺得很不好意思,便也笑著說:“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意思是說:我就好象吳地裏的牛壹樣,壹看到了月亮就嚇得喘起氣來了。

 滿奮為什麽會有這種比喻呢?那是因為我國水牛多生長在長江、淮河壹帶,古代這個地方叫做吳,所以那裏的牛就叫做吳牛,水牛很怕熱,喜歡泡在涼快的水裏,它只要壹看到太陽,就會全身發熱,喘個不停。有壹次,水牛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便嚇得大大的喘起氣來。“吳牛喘月”就是這樣來的。所以“吳牛喘月”就是比喻人遇事過分懼怕,而失去了判斷的能力。

 由這個故事,妳是否得到了什麽啟示呢?單從事物的表面觀察就能得知真相嗎?想壹想,該怎麽做才對呢?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2

 出處:《言語》。

 意思:吳地的.牛見熱就氣喘。比喻害怕某種事情,因而經常戒備,發現壹些似是而非的虛幻跡象,也立刻心神不定害怕起來。

 晉初的尚書令滿奮,有壹次去見晉武帝。晉武帝接待他,叫他靠北窗坐下。北窗口立著壹扇透明的琉璃屏風,看來像是壹個擋不了風的空架子。滿奮向來有怕風的毛病,因此不敢坐到北窗那邊,但皇帝讓他坐,又不便不坐,進退兩難,壹時不知怎樣才好。

 晉武帝知道他有怕風的毛病,見他這樣,料想他沒有認出屏風上的琉璃,於是指著屏風笑了起來。這時滿奮才發現自己鬧了笑話,就壹邊走向北窗,壹邊自我解嘲笑道:“臣猶如吳牛,見月而喘。”

 吳牛,指江南壹帶的水牛。水牛怕熱,夏天喜歡泡在水塘裏、歇在樹蔭下,最怕中午猛烈的太陽,勵誌電視劇;有時晚上看見月亮也以為是太陽,嚇得氣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