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本來沒事,普通人自己找麻煩。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過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煩。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出自《新唐書》中的《陸象先傳》。原文選段如下:
大吏慚而退。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不簡邪?”故所至民吏懷之。
譯文
大吏慚愧地退了下去。陸象先曾經說:“天下本來沒有什麽事端,(只是)庸人擾亂它,制造麻煩罷了。只要澄清源頭,何愁不簡明呢?”所以陸象先到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懷念他。
擴展資料
“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典故
當時太平公主專權,宰相蕭至忠、岑義等大臣都投靠她,只有象先潔身自好,從不去巴結。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事發被殺,蕭至忠等被誅。受這件事牽連的人很多,象先暗中化解,救了許多人,那些人事後都不知道。
先天三年,象先出任劍南道按察使,壹個司馬勸象先說:“希望明公采取些杖罰來樹立威名。要不然,恐怕沒人會聽我們的。”象先說:“當政的人講理就可以了,何必要講嚴刑呢?這不是寬厚人的所為。”
六年,象先出任蒲州刺史。吏民有罪了,大多開導教育壹番,就放了。錄事對象先說:“明公您不鞭打他們,哪裏有威風!”象先說:“人情都差不多的,難道他們不明白我的話?如果要用刑,我看應該先從妳開始。”
錄事慚愧地退了下去。象先常常說:“天下本來無事,都是人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才將事情越弄越糟(庸人自擾)。如果在開始就能清醒這壹點,事情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