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平環宇記》載:東莞縣香山在縣南隔海三百裏,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因此,這裏乃中山、珠海兩市的屋脊。而歷代相傳,五桂山區有大花園和小花園的天然景物,有奇巖怪石,異羽奇禽,流泉飛瀑,景色可與嶺南勝景西樵山、羅浮山媲美,引人入勝。
行走探秘篇
第1站仙蹤龍園:適合春秋遊、親子遊、集體遊
我們來到了位於五桂山山麓的仙蹤龍園,在這裏可以欣賞仙人掌、探秘兵馬俑、沈香林、地下河等,非常適合青少年的春、秋遊、親子遊及單位的集體活動。據了解,這裏也是目前中山最大、全國唯壹的壹個將仙人掌文化、佛文化、龍文化三者於壹身的大型農業生態文化觀光園。
其中仙人掌大峽谷,現有1000多個仙人掌品種,其中擁有400多個華南地區珍稀品種以及從國處引進200多個新品種,為華南地區重要的仙人掌品種資源園。
秦始皇考古樂園,主要是以仿秦始皇兵馬俑來建設,有兵馬俑、秦始皇雕像、萬壽寶鼎、古代戰車、弓駑、地宮等,等待著有探險精神的小朋友隨時來趣味考古和參與尋寶。
值得壹提的是,仙蹤龍園正在開發投建“中山地下河”景區,預計2015年初建成,景區內有亮麗的鐘乳石,奇特的娃娃魚、中華鱘、鴨嘴魚、狗魚、錦鯉、羅漢魚還有珍貴的桫欏樹林、紅木林如酸枝木、紫檀木、黃花梨、泰國柚木和金絲楠等,旨在再現5億年前的恐龍生態景觀,讓遊客們在中山也能看到巧奪天工、神秘瑰麗的“地下河”奇景。
景區地址:中山市五桂山城桂公路(南橋和平村開放時間:9:00-17:00
公交路線/自駕路線:
1、廣州-S43廣珠西線高速-下江門/東升出口前往坦背西二馬路-坦背東二馬路-廣珠公路-雙龍路-龍塘工業大道-城桂公路-右轉-仙蹤公園。
2、江門-江鶴高速-下小欖出口-坦背西二馬路-坦背東二馬路-105國道-廣珠公路-雙龍路-龍塘工業大道-城桂公路-右轉-仙蹤公園。
在石岐或三鄉、坦洲乘坐39路、66路巴士前往仙蹤龍園。
第2站樹山香樟公園:適合親子遊、野餐、踏青騎行
這是壹個新建成的“世外桃源”——位於桂南村的樹山香樟公園,這裏健身休閑與自然村落完美結合,依山而建的房屋,奔騰而下的流泉,錯落有致的農田,環繞溪田的騎行綠道,如同壹幅古樸又美麗的畫卷。
香樟園的罕見之處則在於這裏林木高大茂密,密植著上百棵合抱粗的香樟樹,樹齡均已過百年,被村民們稱為“風水林”。
放眼望去,這片“風水林”視野開闊,綠樹成蔭,5000平方米草地可供遊客野餐。走過這片“風水林”,巍峨五桂山山麓映入眼簾,山下壹條山泉蜿蜒流過,順著綠道通往壹個叫做“旗溪”的村莊。從香樟公園步行到“旗溪”村,沿路可看到香樟、群山、流泉、村居、農田等風景,適合親子遊或騎行。
公交路線/自駕路線:
從中山城區出發,走城桂公路,過五桂山、桂南村路口左轉即到!
第3站五桂山大寮:中山“九寨溝”,文藝青年的天堂
身處南方的妳,即使到了秋冬季節,看到最多的也還是滿眼綠油油的植物,是否也曾羨慕北方的滿眼秋色:壹地金黃的落葉,壹樹褐紅色的古松。南方真的看不到彩色的秋天嗎?如果妳此時到五桂山大寮,便會驚嘆:原來中山也有那麽漂亮的秋天!
中山大寮位於中山長江水庫之源,山清水秀,綠葉成蔭,是當地著名的自然環境保護區,因其紅色的水杉林被成為“中山的九寨溝”。
每年秋冬季節是大寮最美的時候,也是戶外運動者徒步、文藝青年攝影最愛的地方,這時低窪處的河水退去,漫山遍野的水杉樹浮上水面,顏色由綠轉黃、變紅,層林盡染,讓不少旅客流連忘返,醉心其中。
據守林員介紹,前往大寮的路線眾多不壹,且極大部分政府還未開發,絕大多數為驢友或徒步者自發前往,現每個月均能接到3-4個市民遇險或求救報警,建議為保安全和中山最後壹片凈土,大家還是別去這裏了(小編提示:以前能開車進去的,因為實在太多驢友和影友太沒素質亂起垃圾,汙染環境,所以現在是封山狀態不予進入的。
食色生香篇
推薦壹
邂逅“帶刺”的美味
仙人掌也能吃?實際上仙人掌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清熱解毒、健胃補脾、清咽潤肺、養顏護膚等諸多作用。在仙蹤龍園內,就有壹個以吃仙人掌為主題的餐廳,這裏以仙人掌為主料,烹飪中國的傳統美食。
將米邦塔仙人掌新鮮榨汁,再加入燕麥粉,制成小塊的金黃酥餅,每塊酥餅上還鑲有壹枚仙人掌果肉,入口清爽酥松,這就是“仙人掌酥餅”。此外,餐廳裏還有仙人掌西米露,仙人掌龜苓膏,仙人掌三黃雞(用仙人掌餵大的雞,雞味更香濃,肉質更嫩滑等;用山泉水養殖的河鴨嘴魚、山水鯇魚、天然甲魚、鱘龍魚、山水豆腐、綠油油的青菜等,旨在為每壹位來到仙蹤龍園的朋友提供壹種全新的、健康的美食體驗。
地點:仙蹤龍園仙人掌餐廳
人均消費約50-60元
電話:0760-88209108
推薦二
貨真價實的農家真味
不花巧,不做作,得益於當地得天獨厚的好食材,簡單、真味是五桂山美食最好的註解。翠山公路桂南馬溪村,樹山香樟公園的出口路段,錦龍美食山莊就藏匿在此,這裏雖沒有富麗堂皇的裝修和豪華的包廂,但四周與山、魚塘、農田及樹林為鄰,與大自然融為壹體,是壹個隱於市的“世外桃源”。出品的菜式雖然沒有豪華外表,也不用大量的佐料,但材質都是出自附近農家養殖或耕種的原汁原味,比如四角豆、鴨腳包、臘肉、臘腸等,非常的經濟實惠。
四角豆炒臘肉,這是壹年壹次的美食,通常每年11、12月份才能嘗到,因為四角豆每年2、3月份開種,秋冬季才在農田裏成熟摘起,入口清淡爽脆。而“鴨腳包”則是五桂山當地人的傳統美食,將鴨腳、鴨肝、豬肉等用鴨腸包裹在壹起,天氣好時曬上兩個星期,再用木桶密封裝若幹天,即是配蒸米飯的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