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災樂禍的意思:對別人的災禍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興。
詳細解釋:
1、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
2、《左傳·僖公十四年》:“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又《莊公二十年》:“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
3、對於同學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不應采取~的態度。 ?
4、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成語寓意:
公子夷吾逃到秦國避難,得到秦國的照顧和幫助,不但在秦國有難時不知恩圖報,反而幸災樂禍。中國歷來講亂究知恩圖報,講究將心比心,福禍、榮辱、得失、凡此種種人生伴隨的境遇,隨時都會出現。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間的事物總是對立統壹的,都有壹定的度,都在適時轉化。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有之,動輒得咎的時候有之。
造句:
1、我跳舞扭傷了腳,他還幸災樂禍,真不夠朋友。
2、對別人的失誤幸災樂禍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對別人的成功嫉妒挑剔是缺才少德的暴露。
3、附近發生火災,他卻幸災樂禍地跑去看熱鬧。
4、幸災樂禍的人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5、老師平時教育我們對別人的不幸不應幸災樂禍,而是去幫助他們。
6、對於朋友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不應采取幸災樂禍的態度。
7、幸災樂禍的人不受大家歡迎。
8、對犯了錯誤的同誌,要熱情幫助,而不應該幸災樂禍,袖手旁觀。
9、對於遇到困難的人,我們應該伸出援手,不該幸災樂禍。
10、不懂事的小明看到爸爸摔了壹跤,他很幸災樂禍在壹旁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