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兒童不解春何在這整首詩的出處

兒童不解春何在這整首詩的出處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

意思是:兒童不理解春天的意義,只是盲目的挑人走的地方走。這句詩描寫了春天遊人踏春的熱鬧景象,和自己內心的悲涼做對比。

原文: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明。

天荒地變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風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兒童不解春何在,只向遊人多處行。

開簾壹寄平生快,萬頃空江著月明

擴展資料:

關於此詩還有壹段美麗感傷的愛情故事。相傳李商隱與王氏相戀結合以前,曾有壹戀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麗質,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樸。

李商隱年青有為,相貌出眾,才華橫溢。兩人情投意合非常恩愛。在“荷花”的陪讀下,李商隱的才學進步很快,兩人壹起度過了壹段幸福甜蜜的時光。就在李商隱快要進京趕考的前壹個月。

“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隱回天無術,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隨著病情的加重,壹朵嬌艷的“荷花”不幸早早地雕零了。“荷花”的早逝,給詩人帶來了無比沈重的打擊。

後來詩人每見到湖塘裏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陣陣憂傷。他自始至終也不能忘記那清秀美麗的“荷花”姑娘。不論這個傳說真實與否,多情文士李商隱的愛情詩,多與荷花結緣則是勿庸置疑的事實。

參考資料:

暮秋獨遊曲江-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