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成語 旗亭畫壁的意思是什麽?

成語 旗亭畫壁的意思是什麽?

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688—742),山西並州人。他的詩善於描繪邊塞風光,意境開闊,風格雄渾。傳說他與王昌齡、高適時相唱和,在東都洛陽留下了壹段“旗亭畫壁”的傳奇故事。

傳說,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同為著名邊塞詩人的王之渙、王昌齡、高適都在東都洛陽遊學,他們互相傾慕對方,於是就由王昌齡出面邀請三人小聚懇談唱和。

約定的那壹天,天飄著雪花,他們壹起來到東都洛陽城東的龍華寺旗亭內飲酒唱和。據說,這個旗亭高約三丈,上面有兩層樓,樓頂樹著壹面很高的大旗,樓外懸著壹面大鼓。早鼓開市,晚鼓罷市。旗亭位於都城東市最為繁華的地方。他們三人在旗亭內尋位坐下,高談闊論,把酒對飲,不亦樂乎。正高興時,忽然看到梨園女弟子們正在旗亭的高臺上排練歌曲,仔細壹聽,這些女歌手演唱的都是當時壹些著名的詩篇。

王昌齡提議:“我們三個人都以詩歌成名天下,但總不好自我標榜名次。現在我們就靜靜地聽這些女歌手的唱歌,看她們演唱咱們三人誰的詩歌多,誰就為獲勝者,如何?”王之渙與高適都壹致同意。

過了壹會,他們聽到壹個歌手伴著節拍唱道:“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見,壹片冰心在玉壺。”三人壹聽,都知道這是王昌齡的七絕《芙蓉樓送辛漸》。於是王昌齡用手指在墻壁上畫了壹道做為標記,說:“我的詩被唱了壹首。”

稍停又壹個歌手唱道:“開篋淚沾襟,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雲居。”高適壹聽舉手在墻壁劃了壹道說:“我的詩被唱壹首。”過了壹會聽見第三個歌手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朝陽日影來。”王昌齡壹聽說道:“這是我的《長信怨》”說著隨手又在墻壁上劃了壹道。

王之渙想自己成名已久,詩歌多被世人傳唱,而今日三個歌手都沒有唱自己的詩歌,卻唱了兩位朋友的詩。看著兩位朋友高興的樣子,他不服地對王、高二位說:“剛才這幾個歌手都是不入流的歌手,唱給下裏巴人聽的。那些高雅的陽春白雪式的詩歌,這些歌手怎能演唱!”說罷他指著女歌手中最漂亮的那位女子說:“等到這個最漂亮的歌手唱歌時,若不是演唱我的詩,我這壹輩子再也不與二位爭名比勝了。假若她演唱的是我的詩,妳們二位老兄就應該拜倒在我面前,尊奉我為老師。”王昌齡、高適都認為不可能象王之渙說的那樣,於是都逗笑著答應下來。

不壹會,輪到那個最漂亮的歌手唱歌了,他們三人屏息靜聽。只聽悅耳動人的歌聲傳來:“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三人壹聽,這位最優秀的歌手唱的真是王之渙的那首著名的《涼州詞·出塞》。這首詞通過作者邊塞聞笛的感受,表現了對戍守邊塞士兵思鄉的深切同情。僅二十八個字,活畫出壹幅孤城戍守圖。歌手演唱時聲情並茂,過了半天三個詩人都還沈浸在歌唱的詩情畫意中。

王之渙大為得意,隨即對王昌齡和高適開玩笑說:“鄉下佬,我說的怎麽樣,妳們還不趕快過來拜師?”

這件事傳開後,文人們都認為王之渙的這首絕句,確實應為當代詩人的壓卷絕唱,不服也不行。

這件發生在洛陽的“旗亭畫壁”的傳奇故事,就這樣廣為人知並壹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