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什麽是麥芽糖麥芽糖的制作方法

什麽是麥芽糖麥芽糖的制作方法

 麥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壹種,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制得。用作營養劑,也供配制培養基用。而麥芽糖是什麽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麽是麥芽糖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麥芽糖的介紹

 從化學觀點說:麥芽糖(Maltose,orMaltSugar)是壹個化學名詞,屬雙糖(二糖)類。它是白色針狀結晶。而常見的麥芽糖是沒有結晶,而且在烹調時由於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麥芽糖亦轉至為金黃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 麥芽糖的化學式是:C12H22O11

 由兩個D-葡萄糖分子通過?構型的1,4鍵連接起來的雙糖,具有還原性。由它的水溶液或稀醇溶液中析出的晶體為含壹個水分子的?型水合物。

 麥芽糖是澱粉、糖原、糊精等大分子多糖類物質在?-澱粉酶催化下的主要水解產物,再經麥芽糖酶催化,則被水解成兩個D-葡萄糖分子。無機酸如鹽酸也可以水解麥芽糖。遊離形式的麥芽糖似不存在於細胞中。

 麥芽糖是食用飴糖的主要成分,制作時以澱粉為原料,在麥芽中的澱粉酶作用下,可得含麥芽糖為主的產物。

麥芽糖的化學性質

 (1)有還原性: 能發生銀鏡反應,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 產物為2分子葡萄糖。麥芽糖分子結構中有醛基,是具有還原性是壹種還原糖。因此可以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也可以與新制堿性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沈澱。可以在壹定條件下水解,生成兩分子葡萄糖。

 (3)無色或白色晶體,粗制者呈稠厚糖漿狀。壹分子水的結晶麥芽糖102~103℃熔融並分解。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還原性二糖,有醛基反應,能發生銀鏡反應,也能與班氏試劑(用硫酸銅、碳酸鈉或苛性鈉、檸檬酸鈉等溶液配制)***熱生成磚紅色氧化亞銅沈澱。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麥芽糖酸。在稀酸加熱或?-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用作食品、營養劑等。由澱粉水解制取,壹般用麥芽中的酶與澱粉糊混合在適宜溫度下發酵而得。

 麥芽糖可以制成結晶體,用作甜味劑,但甜味只達到蔗糖的1/3。麥芽糖是壹種廉價的營養食品,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

麥芽糖的制作方法

 麥芽糖的制作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將小麥浸泡後讓其發芽到三四厘米長,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後將糯米洗凈後倒進鍋燜熟並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讓它發酵3~4小時,直至轉化出汁液。而後濾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狀,冷卻後即成琥珀狀糖塊。食用時將其加熱,再用兩根木棒攪出,如拉面般將糖塊拉至銀白色即可。

 壹、麥芽糖在家庭作坊中便可生產,主要制作方法是:

 1.選料。選擇幹燥、純凈、無雜質的小麥(或大麥)、玉米(或糯米)、以及無黴爛變質的紅薯作原料。小麥與其他原料的配比為1:10,即1千克小麥(或大麥),配以10千克玉米(或糯米)以及紅薯等。玉米需粉碎成小米大小,紅薯需粉碎成豆渣狀,但不能粉碎成粉狀。

 2.育芽。將小麥麥粒或大麥麥粒洗凈,放入木桶或瓦缸內,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卻水,冬天用溫水。將麥粒浸泡24小時後撈出,放入籮筐內,每天用溫水淋芽兩三次,水溫不要超過30℃。經過3天?4天後,待麥粒長出二葉包心時,將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3.蒸煮。將玉米碎粒或糯米洗凈,在水中浸泡4小時?6小時,待吸水膨脹後,撈起瀝幹,置於大飯鍋或蒸籠內,以100℃蒸至玉米碎粒或糯米無硬心時,取出鋪攤於竹席上,晾涼至40℃?50℃。

 4.發酵。將晾涼的玉米碎粒或糯米,拌入已切碎的小麥芽或大麥芽,發酵5小時?6小時,再裝入布袋內,紮牢袋口。

 5.壓榨。將布袋置於壓榨機或土制榨汁機上,榨出汁液,即為麥芽糖。

 6.濃縮。炸出的汁液經過加熱熬煮,便可濃縮成壹定的濃度,當水分小於18%的時候可在陰涼幹燥處保存1年以上。水分小於15%可以在陰涼幹燥處保存若幹時間。

 二、在自然界中,麥芽糖主要存在於發芽的谷粒,特別是麥芽中,故得此名稱。在澱粉轉化酶的作用下,澱粉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的就是麥芽糖,它再發生水解反應,生成兩分子萄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