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唐代: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壹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釋義:
大地壹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淵明,就因為妳不飲杯中酒。
妳真是浪撫了壹張素琴,虛栽了五株翠柳。
辜負了戴的頭巾,我對妳來說意味著什麽?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唐代: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釋義:
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壹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
這裏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壹片壹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
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裏,幽州的壹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著她丈夫的到來。她的夫君到長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長城那個地方可是壹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妳可要保重啊。
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壹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裏面裝著壹雙白羽箭,壹直掛在堵上。上面結滿了蜘蛛網,沾滿了塵埃。
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死在邊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乎?於是將其焚之為灰矣。
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壹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釋義:
到了新年都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二月初時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4、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上林春令·十壹月三十日見雪》宋代:毛滂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後。
濃香鬥帳自永漏。任滿地、月深雲厚。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後庭梅瘦。
釋義:
蝴蝶剛剛翻過繡簾,萬千玉女壹齊舒袖起舞。落花片片,飛絮蒙蒙,總是在回憶灞橋分別後的情形。
濃香深夜時飄入室內的鬥帳中,任憑幽深的月光和濃厚的雲層覆蓋著整個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溫暖的流蘇帳中,只是可憐後庭的梅花,被風吹落了許多。
5、春叢壹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少年遊·玉壺冰瑩獸爐灰》宋代:歐陽修
玉壺冰瑩獸爐灰。人起繡簾開。春叢壹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釋義:
玉壺裏結了壹層光亮透明的寒冰,獸形香爐裏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燼。打開繡簾,眺望窗外,才發現夜裏的壹場大雪,將樹木花叢點綴得晶瑩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陽的城闕淩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樓臺,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紛紛揚揚地下著,拂過馬鞍,沾上衣袖,約完會的人感覺這回家的路恰似章臺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