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鳥語催寒食,人煙接翠微。——喻良能《景德道中口占》
3、寒食時看度,春遊事已違。風光連日直,陰雨半朝歸。——韓愈《寒食直歸遇雨》
4、去時節楊柳西風秋日,如今又過了梨花暮雨寒食。——鄭光祖《雜劇·迷青瑣倩女離魂》
5、金距鬥雞寒食後,玉蛾翻雪暖風前。——楊慎《詠柳》
6、試聽呵。寒食近也,且住為佳。——辛棄疾《玉蝴蝶·古道行人來去》
7、竹籬寒食節,微雨淡春意。——陳與義《寒食·竹籬寒食節》
8、渭城寒食罷,送客歸遠道。烏帽背斜暉,青驪踏春草。——韓翃《送李明府赴滑州》
9、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張籍《北邙行》
10、正輕陰做來寒食,落花飛絮時候。——陳維崧《清明感舊》
11、氣運總隨時節變,人逢寒食自須哀。——舒嶽祥《寒食書懷二首1》
12、誰家此墓臨古道,寒食無人來祭掃。——全室宗泐《墓上花》
13、寒食青草多,薄暮煙冥冥。——納蘭容若《擬古·予生未三十》
14、壹年好處君知麼,寒食千門插柳枝。——楊萬裏《清明雨寒八首·脫卻單衣著裌衣》
15、寒食無情,陽春如客,晚風落盡繁枝。——仇遠《滿庭芳·寒食無情》
16、寒食今朝是,顛風半夜來。——項安世《風雨望武昌岸》
17、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18、江天近寒食,林外過輕雷。——陸遊《小雨·小雨明復闇》
19、故人留我過寒食,童重寧同所歷家。——趙蕃《寒食前壹日發黃堰明日抵定誇連日逆風吹沙不》
20、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1、馬躍綠螭金絡腦。寒食乍臨新曉。——張先《清平樂·青袍如草》
22、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3、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周邦彥《瑞鶴仙·暖煙籠細柳》
24、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25、頻年寒食常為客,強索芳樽樂有涯。——張元幹《次友人書懷·腸斷春風楊柳花》
26、寒食禁煙,尋芳人倦。醉墨銀箋,新詞羅扇,小袖金鞭。——張可久《中呂·上小樓》
27、杏花香麥粥,柳絮伴秋千。——柳中庸《寒食戲贈》
28、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29、葉中新火欺寒食,樹上丹砂勝錦州。——曹松《南海陪鄭司空遊荔園》
30、寒食紙錢樹,舊遊莎草畦。——陳著《到白水有感》
31、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楊萬裏《寒食上冢》
32、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情。——崔道融《寒食夜》
33、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盧綸《寒食》
34、臘月江天見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司空曙《歲暮懷崔峒耿湋》
35、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沈佺期《寒食》
36、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寒食》
37、清明寒食經旬是,笑問風寒更幾餘。——陳造《春寒六首·清明寒食經旬是》
38、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壟。——張嵲《寒食行》
39、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40、寒食孤村外,春山遠寺鐘。——宋登春《寒食西郊望八嶺山作》
41、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42、江樹春雲野水,梨花暮雨寒食。——張可久《滿庭芳·感興簡王公》
43、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杜甫《寒食》
44、未逢寒食棃花謝,不待春風柳絮飛。——邵雍《安樂窩中看雪·同雲漠漠雪霏霏》
45、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風花雨暗川原。——秦觀《題法海平闍黎》
46、去歲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鏡湖西。——施肩吾《越中遇寒食》
47、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淚點絮花沾袖。——吳文英《花心動·柳》
48、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錢起《下第題長安客舍》
49、今年寒食倍心寒,不獨松楸感涕潸。——陳著《次韻前人寒食》
50、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51、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壹擲梭。——唐時升《和沈石田先生詠落花二首·絕代佳人奈老何》
52、即今時節總堪悲,寒食仍多雨意垂。——晁說之《依韻和張姑夫主簿》
53、想得心知近寒食,潛聽喜鵲望歸來。——李紳《江南暮春寄家》
54、遙知到日逢寒食,彩筆長裾會晉祠。——嚴維《送房元直赴北京》
55、麥飯何妨薦寒食,榆錢元不濟貧家。——劉克莊《諸公和差須二詩不已又得二首》
56、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宋無名氏《搗練子·初酒醒》
57、江上聞鶯禁火時,百花開盡柳依依。——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懷》
58、青衫客散河橋柳,暮雨春歸寒食天。——湯顯祖《送費師之寄兆卿》
59、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白居易《寒食野望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