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飛,就得滿天飛,風攔不住雲擋不住的飛,壹翅膀就跳過壹座山頭,影子下來遮得陰二十畝稻田的飛
——題記
這幾天心裏很寧靜,我竟然有時間坐在這裏悠然地翻看手中的散文集,其實我是壹個不會讀書的人,更不會讀散文,對散文壹詞的理解也僅限於在書上看到的概念,它清新活潑,自由無束,語言凝練,優美。
我記得以前有過極度渴望散文的優美感覺,然而生活總是太匆匆,煩的時候會忘了我需要微笑,累的時候會忘了我需要堅持,急的時候會忘了我需要停下來喝杯茶,欣賞美麗的東西。但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自由無束的快感,只是我們忘了。 即使是現在,悠閑地翻看散文集,也沒讀出散文所具有的美感來。
偶然的壹瞬,看到了徐誌摩的《想飛》,“飛”,我喜歡這個字,更喜歡這種感覺,我想飛起來,因為我好枯燥,好拘束,我要自由的翺翔,去尋找大片藍天。
“飛:超脫壹切,籠蓋壹切,掃蕩壹切,吞吐壹切。”我就是希望有這種超脫壹切,吞吐壹切的感覺,那時候,妳的心情是否像我這樣沈重呢?是否像我這樣渴望飛,渴望無拘無束生活?只有內心失落時,才會有“掃蕩壹切,吞吐壹切“的欲望吧!徐誌摩前輩,是否那時的妳也是很失落的呢
“是人沒有不想飛的”對啊,好現實的壹句話。於是“想飛”的欲望在那“深”,那“靜”中孕育著。就像“那在樹蔭濃密處躲著的夜鷹,輕易不敢在天光還亮時出來睜眼。思想:它也得等。”那時的妳是否走在那深、那靜的夜裏獨自思考著這“飛”?我想,是吧,在深深地夜裏,人最清醒,最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麽,缺的是什麽。要不然妳怎麽可能把“飛”描寫的那麽出神入化呢。
在妳的《想飛》中,飛翔的姿態與風度無疑是多種多樣的。“雲雀”的飛:“這兒壹只,那邊又起了兩!壹起就沖著天頂飛,小翅膀活動的多快活,圓圓的,不躊躇的飛”;“餓老鷹”的飛:“撐開來了它們灰蒼蒼的大翅膀沒掛念似的在盤旋,在半空浮著,在晚風中泅者,仿佛是按著塔院鐘的波段來練習圓舞似的。”顯然,雲雀般無拘的飛是很令妳渴望的;餓老鷹般的壯飛是很令妳神往的。
“飛,人們原來都是會飛的。天使有翅膀,會飛,我們初來時也有翅膀,會飛”。但是後來我們都忘了、忘了。忘了我們曾也有過翅膀,忘了我們也可以飛向廣闊的藍天。
可是,我們為什麽會忘了呢? 多麽超塵脫俗的靈性飛翔怎麽可能會被我們遺忘呢?
在這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我忽然想起那藏在心底那個“飛”的動作,忽然記起那份對“飛”的追求。才發現我對“飛”的漠不關心。我想我有點麻木了,習慣了累,習慣了煩,習慣了哭著臉,習慣了頹靡,習慣了墮落,突然之間發現壹種神聖的“飛”,讓我覺得好驚奇,壹種靈性的超脫大概就是這樣子的吧。給人無窮的向往,給人無邊的空間,給人無盡的想象,讓人在精神的草原上無束的馳騁。
頓悟,原來生活可以有這樣精彩。可以有這樣悠閑。
其實,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壹種自由飛翔的感覺,要不然怎會在黑夜中增添幾分嘆息呢?感嘆生活太現實,感嘆現實讓人無奈....
可是,想壹想,生活中的壹天壹天很短,為何不自由的,盡情的活好每壹天呢?總是讓自己在矛盾與抉擇中掙紮,又能獲得什麽呢?
當生活太累時,我希望我可以想到那飛的姿態,想飛,就得滿天飛,不要總是猶豫徘徊。牽連惦記。
夜靜極了,心卻像洶湧的潮水壹直澎湃著。我有壹種釋然的感覺,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在黑夜裏號嘯.
雲雀般無束的飛,蒼鷹般壯飛,令人神往。但其實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能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