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5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恰當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麽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學生開口說)
教學難點:
習作(學生動筆寫)
教法學法:
讀、說、寫相結合
教學用具: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裏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妳們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生畫的)。
師: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 大家帶來很多的來的快樂,是嗎?板書:秋天的快樂
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時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麽,讓學生自己先說說。
b、具體說說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準備。要求:
(1)把做的事兒說清楚。
(2)說出自己的快樂。
(3)可以邊說邊演,可以請同桌壹起說說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臺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範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並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壹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教學後記:這節課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讓學生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篇2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3.學會倒敘與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
學會倒敘與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壹、質疑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了《燕子》這篇課文,說說燕子給妳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然而,就是這麽壹群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歐洲的瑞士卻遇到了麻煩,結果怎樣呢,讓我們壹起走進6 燕子列車
板書課題,質疑:看到課文題目,妳們會產生哪些疑問? 下面我們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出示要求:邊讀邊想邊做記號,圈出妳認為難認識的字,劃出妳認為難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教師適時指點輔導。
a、說說自己難認識的字。
b、說說難理解的詞。
c、歸類觀察,發現特點。
左右結構:歐 洲 瑞 舒 殊 驟 涉 政
半包圍結構:啟 疲 載
獨體字:士
d、找出這些詞中妳認為難寫的字,生說,師演示,註意觀察書空。
三、感知課文,理清順序。
1.作者是壹位善於思考,敢於質疑的人。請同學們瀏覽全文,看看他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壹個什麽問題?
2.這壹問句似壹座橋梁,銜接文章前後兩部分。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問句前面的部分寫的是什麽內容?問句後面的二、三、四自然段分別寫的是什麽內容?
3.逐段指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大意。教師相機板書。
第壹自然段寫:瑞士人們為坐在專列裏的燕子送行。
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瑞士境內遇到麻煩。
第三自然段寫:居民們紛紛去尋找凍僵的燕子。
第四自然段寫: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
四、明確倒敘與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1.問句前面是交代事情的結果,問句後面的是寫燕子遇到麻煩——政府關心——居民尋找,還特地寫了壹位小姑娘如何尋找、救助壹只只凍僵的燕子,這些內容屬於事情的經過。像這種先交代事情的結果,後描述事情的經過的方式是——倒敘。使用倒敘的寫法增添文章的新穎性。使用倒敘可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運用“倒敘” 應註意:壹定要有過渡句或過渡段銜接。當倒敘的部分敘述完畢回到順敘時要交代清楚。否則,會顯得頭緒不清,脈絡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2. 理清層次,明確首尾呼應
3.現在請同學們再大聲朗讀課文,思考《燕子專列》壹文究竟寫了壹件什麽事?
五、學習第1段和第5段 訓練學生語言表達
燕子唧唧喳喳地叫著,仿佛在向( )致謝:( );
六、課堂小結
多麽感人的故事呀!人間處處充滿愛。正因為愛,政府才會作出重大決定;正因為愛,人們才會不畏嚴寒;正因為愛,燕子才能從中瀕臨死亡的生命得以拯救。人們關愛、救助燕子,是從文中哪些語句體現出來的,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篇3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註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感受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和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3、借助此詩的學習,初步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借助註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學習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感受詩人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教學理念
1、遵循古詩的教學規律,以讀促學。
2、把握古詩的特點,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延伸學習內容。
4、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教學準備
掛圖、蘇軾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壹、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1、小黑板出示小知識。
課外知識積累: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與南宋辛棄疾合稱“蘇辛”。
2、板書課題: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學掛圖。
引導學生讀懂詩題,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上的內容;讓學生知道這是壹首題畫詩,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畫《春江晚景》而題詩,寫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讀古詩
①自由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②能認識“蔞蒿”二字,正確書寫“崇”、“軾”二字。
2、學生自學。
3、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機出示教學掛圖)。
①識字“蔞蒿”、“崇”、“軾”
②指多名學生讀詩,集體評價,用“/”畫出詩中停頓的地方,再齊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三、再讀古詩,讀懂詩意
①再讀古詩,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逐行理解詩意。
②了解詩人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畫上的內容。
2、學生按自學提示自學,教師行間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並適時點拔。
3、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指多名學生述說每行詩的意思,教師及時點評。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遊玩,好像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師:“桃花三兩枝”說明了什麽?(兩三枝桃花開放,給我們報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鴨先知”表明鴨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戲。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生:這名話的意思是:河灘上已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嫩芽,此時正是鮮美的河豚上市之時。
師:“蔞蒿滿地蘆芽短”體現怎樣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愛),“河豚”是畫中的事物嗎?(河豚不是畫中的事物)。妳能結合課文和圖畫進行聯想嗎?(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在師生***研中讓學生知道這首詩詩人由江邊——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詠畫的景物,描繪竹林、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麗景色,第4行詩由畫面景物跳出畫面,展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四、三讀古詩,背誦古詩
①三讀古詩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背誦古詩。
2、學生進入第三次先學,在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引導學生概括題畫詩的特點。
出示《題畫蘭》這首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讓學生結合這兩首詩來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比壹比,看誰背得又對又快。學生背誦古詩。
五、課堂訓練
1、辯字組詞:
崇()蘆()豚()蒿()
崇()廬()逐()篙()
2、這首詩中寫詠畫面景物的詩句是:
作者展開想象的詩句是:
3、古詩賞析:
①這是壹首詩,詩的作者是朝詩人。
②這首詩描寫了時節的景象,體現了詩人。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六、總結
師:學了這首詩,從古詩的內容和思想上妳有哪些感受?從詩人描給的圖畫的方法上妳受到哪些啟發?
板書設計:
桃花鴨子
畫中
蔞蒿蘆芽
知識點
壹、會認字註音及組詞
鴛yuān(海鴛)海鴛是信天翁的別稱。
鴦yāng(鴛鴦)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減jiǎn(減少)
二、會寫字及組詞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窩)
鴛(鴛鴦)(海鴛)(鴛鳳)
鴦(鴛鴦)(鴦錦)(鴦龜)
惠(恩惠)(實惠)(優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蘆(蘆葦)(蘆柑)(蘆薈)
芽(發芽)(豆芽)(麥芽)
梅(梅花)(楊梅)(臘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廣泛)(泛濫)(泛應)
減(減少)(加減)(減肥)
三、易錯的字
融:左下裏面是“點、撇、橫、豎”;
崇:上下結構,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__íng(行走)háng(銀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興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齒)
六、近義詞
融—溶暖—熱滿—遍
欲—想盡—完添—增
七、反義詞
遲—早香—臭暖—冷外—裏(內)
短—長晴—陰減—加晚—早
八、考點提示
1、背誦《古詩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憶江南》
2、默寫《絕句》
3、結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說《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別寫了怎樣的景象。
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篇4壹、教學目標:
1.在“談話導入”中,交流心路歷程,分享彼此的感受。
2.在“誦讀詩歌”中,初步感知詩歌的魅力,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在“親近語文”中,初步了解整本書的大概結構,明確學習任務。
二、設計意圖:
讓學生初步了解並喜歡上語文教師,也漸漸地愛上語文課。
三、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認識教師
1、師簡單自我介紹:我姓__,名__,我是壹位愛讀書、愛思考的教師。
2、初步認識壹下學生:能像我這樣的,來介紹壹下妳自己嗎?
3、依次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課前,妳心目中想象的語文教師會是怎樣的壹位教師?
課前,妳心目中想要壹位怎樣的教師來成為妳的語文教師?
現在,妳初步認識徐教師後,心中想要說些什麽呢?
(二)誦讀詩歌,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
三年級的天空
今天,是九月的第壹天
壹張張可愛的笑臉
從八月的家中匆匆趕來
來到美麗的實驗小學,
從此,
踏入三年級明亮的天空
書寫新的傳奇。
2、自由讀讀,指生讀,師生合作誦讀。
3、師:今後,將爭取每節語文課,花三分鐘時間,來誦讀這樣的詩文。
(三)了解大概,親近語文
1、認識封面:仔細看看語文書的封面,說說:妳看到了些什麽?
2、讀讀目錄:
認真讀讀語文書的目錄,說說:
(1) 這本書壹***有幾篇課文?標__號的有幾篇?標△號的有幾篇?
(2) 認真讀讀課題,妳最喜歡哪些課文?為什麽?
(四)提出要求,準備學習
1、擁有壹本新華字典或詞典等學習工具。
2、準備三本簿子:日記本;練筆本;摘錄本。
3、準備壹、二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
4、認真讀讀“預習”單、“復習”單,初步掌握壹些學習方法。
(四)布置作業,練筆表達
在“小練筆本”上,寫上二、三段與“教師、語文”內容相關的話,題目自定,也可以是:
新來的語文教師
語文《開學第壹課》
我的語文教師
難忘的壹節語文課
三年級語文開學第壹課教案篇5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3、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
教學準備
教師:
1、課件。
2、有關月球之謎的課外資料。
學生:
搜集有關月球的傳說及知識
學習過程
壹、導入
1、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看圖猜詩句。
2、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有關的詩句──出示詩句後齊讀。
3、同學們可真能幹,知道這麽多的課外知識。讀了這麽多的內容,妳有什麽發現嗎?
(是啊,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句。)
4、月亮可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揭示課題:課件出示月球圖片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月球之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本課字詞,自由讀(妳能讀正確嗎)
2、請同學們認真地讀壹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把這些詞語在課文中找到,讀正確。
3、指名讀詞語。
三、學習第壹自然段
1、引入:
(出示圖片)看,這是壹輪多麽明亮的圓月啊,我們用這壹個詞來形容她:皎潔。理解皎潔。
2、當這壹輪明月升上高高的夜空,是多麽美妙的景色啊:
出示第壹句,指名讀──自由讀
3、理解遐想:出示遐想,什麽是遐想?妳知道人們關於月亮有哪些美好的想像嗎?
(請學生說壹說)
追問:妳是從哪知道這些故事的?
對啊,這也是學習課外知識的好途徑。
看了這麽多的傳說故事,再來看看這迷人的月亮,妳有什麽感受?
4、對著神秘的月亮,妳有些什麽美好的想像呢?
(聽音樂,邊聽邊感覺)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像。
5、再讀第壹句:
讓我們帶著無限美好的遐想,再來讀讀這句話(配樂朗讀)。
6、是啊,月亮太美了,人們多麽向往有壹天能到月亮上去,看看吳剛和嫦娥,和他們壹起遨遊月宮。但是,千百年來,人們壹直無法登上月球,只能望月興嘆。人們多麽想知道。
(出示三個問題,齊讀)
7、指導讀好問句。
(是啊,人們迫切地想知道這些謎底。人們真想去月球看看)
8、齊讀最後壹句話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引入:
1969年7月20日,是個值得全世界人類記住的日子。在這壹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月球,集中到了兩個人身上。
1、介紹第壹次登月的基本情況,觀看圖片。
2、自由讀第2自然段:宇航員踏上了月球,看到了壹幅怎樣的景色呢?
3、指名讀句子,出示圖片和文字。
4、指名說壹說:讀這幾句話,月球上的景色帶給妳怎樣的感覺?
(理解奇異)
5、指名讀:
能讀出奇異的感覺嗎?──齊讀。
6、欣賞月球奇異的景色。
7、月球的景色真是奇異啊!對比第壹自然段中人們眼中美好的月亮,妳有什麽想說的?
8、帶著這些謎團,我們再來欣賞月球奇異的景色。──齊讀
四、初讀三至八自然段
1、宇航員們從月球采回來各種標本讓科學家們做研究,科學家們做了許多研究,那麽,千百年來,纏繞在人們心中的不解之謎解開了嗎?讓我們壹起來自由地讀讀課文三至七自然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月球產生了什麽謎團?
2、學生自由讀,讀後交流。
3、想知道這些不解之謎嗎?拿出關於月球的科學資料,讀壹讀並想想:讀讀這些資料,看能不能解開妳心中的謎團。
4、集體交流。
5、出示省略號。是呀,當我們人類第壹次踏上月球,非常希望能真正地了解月球,解開月球帶給我們的不解之謎。誰知卻發現,月球帶更我們這麽多的謎團。
6、大家的資料都是不壹樣的,想知道其他關於月球的知識嗎?該怎麽辦?
引導學生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