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梨園風采篇壹:梨園風采教學設計
《梨園風采》教學設計
株洲楊靜
壹、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1)欣賞《海島冰輪初轉騰》
(2)欣賞《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2.內容解析
《海島冰輪初轉騰》選自京劇《貴妃醉酒》,此唱段用時三分鐘左右,為“壹板眼”,相當於四二拍。以不急不緩的節奏,委婉細致的四平調唱腔,表現了楊貴妃怨憤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伴奏樂器京胡的音色明亮而有韌性,在潤腔韻味上與演員的嗓音、唱腔相結合,完美地體現出京劇原汁原味的特色。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是京劇《空城計》中由諸葛亮演唱的壹段敘述性很強的唱段,表現諸葛亮好像正在和司馬懿坦然交談的神情。這段唱腔其采用西皮二六的板式結構,字韻和諧,節奏明快,敘述明確,壹氣呵成。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在欣賞經典唱段《海島冰輪初轉騰》《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的過程中,了解梅蘭芳、馬連良兩位京劇表演藝術家,並認識四大名旦、四大須生。
(2)積極參與聆聽、模仿、演唱等音樂活動,感受、體驗不同行當的唱腔魅力。
2.目標解析
(1)學生能說出梅蘭芳、馬連良兩位表演藝術家所屬行當,知道四大名旦與四大須生。
(2)學生能在聆聽、模仿、演唱等音樂活動中,了解生、旦、凈、醜行當的唱腔特點,並能進行辨別。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欣賞《海島冰輪初轉騰》《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教學難點:積極參與聆聽、模仿、演唱等音樂活動,感受、體驗不同行當的唱腔魅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1.課前導入
(1)伴隨京劇曲牌音樂,展示京劇表演藝術家們的舞臺劇照。
(2)師:非常高興能在如此美的環境下開始我們的學習。細心的同學應該已經猜到今天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與京劇有關。同學們聽過京劇嗎?了解京劇嗎?
(3)師生交流京劇的起源、行當等知識。
2.欣賞教學
《海島冰輪初轉騰》
(1)師:“旦”是指女性角色,年齡大的叫老旦;性格穩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表演時絕不手舞足蹈,而是慣用大段的演唱和念白來表達內心豐富的情感;性格活潑的少女為花旦;以武技表演見長的叫武旦也稱刀馬旦。另外,還有壹種把青衣沈靜端莊的風格、花旦活潑靈巧的表演、刀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為壹壹體,唱、念、做、打並重的旦角行當,人們把它命名為花衫。京劇的四大名旦都擅長花衫的演技,下面我們來欣賞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表演的《貴妃醉酒》中,楊玉環的唱段《海島冰輪初轉騰》
(2)師介紹劇情
(3)學生欣賞視頻,並思考這段唱腔表現了什麽內容?此唱段的節奏、速度是怎樣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麽特點?
(4)師生交流總結:此唱段以不急不緩的節奏,委婉細致的唱腔,表現了楊貴妃怨憤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5)再次完整欣賞視頻,並用手指輕輕敲擊手心的方式,邊打板邊隨樂哼唱前兩句,體會唱段的特點與情緒,說說梅蘭芳在唱腔和表演上有何特點?
(6)師總結:梅蘭芳是我國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角藝術家。他扮相端麗,唱腔圓潤,表演優美細膩,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對旦角的念白、舞蹈、音樂、化妝、服裝也都作了大膽改進與創新,使之更能表現人物細膩的感情,形成在質樸中見俏麗、嫵媚中顯大方的“梅派”風格。其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天女散花》《打漁殺家》等;經典唱段有:《海島冰輪初轉騰》《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觀世音滿月面珠開妙相》等等。京劇四大名旦除梅蘭芳之外,還有尚小雲(尚派)、程硯秋(程派)、荀慧生(荀派),他們在舞臺上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去了解壹下。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1)師:除了旦行,生行也是京劇中壹個重要的行當,同學們可知道生行又包括哪些門類呢?
(2)師生交流:“生”壹般指男性角色,表現莊重,人物外形裝扮大多清秀俊雅。年齡較大中老年為老生也叫須生,青少年男子叫小生,擅長武藝的叫武生,另外還有娃娃生。
下面我們將欣賞著名老生表演藝術家馬連良表演的,《空城計》中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3)學生簡述《空城計》故事情節。
(4)完整聆聽由生行京劇大師馬連良演唱的《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並思考:這段唱腔表現了什麽內容?此唱段的節奏、速度是怎樣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麽特點?
(5)師生交流總結——老生在劇中註重演唱和細膩表演,演唱時用真聲,此唱段字韻和諧,節奏明快,壹氣呵成。唱詞刻畫了諸葛亮沈著冷靜、機智迎戰的軍事家的風度。
(6)邊打板邊跟隨老師模仿演唱唱段前兩句,體會唱腔的特點與情緒。
(7)師簡介馬連良:馬連良是20世紀較具影響力的京劇大師,與余叔巖、高慶奎、言菊朋並稱前“四大須生”;後三人去世,他又與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並稱後“四大須生”。他兼蓄各派之長,改革傳統老生唱腔,20世紀30年代將月琴移到樂隊前列,與京胡協奏,加強唱腔力度,逐步創立起柔潤、瀟灑的“馬派”藝術。其演唱流利、舒暢,雄渾中見俏麗,深沈中顯瀟灑,奔放而不失精巧,粗狂又不乏細膩。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群英會》《甘露寺》《海瑞罷官》等。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1)師:京劇中的凈和醜角在臉上都勾勒有圖案,因此它們分別又俗稱“大花臉”和“小花臉”。其中,凈角壹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點的男子。接下來我們欣賞壹段凈角的表演,看看凈行是怎麽通過他的唱腔和表演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2)欣賞凈角唱段《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3)師生總結凈角唱腔、表演特點:在京劇中凈角大多扮演將軍、神化人物或有壹定社會地位的人,雖有文武善惡之分,但在性格氣質上都近乎粗獷、奇偉、豪邁,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聲演唱,音色寬闊洪亮,動作造型也要求粗線條,頓挫鮮明,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聲勢。
(4)配合動作,模仿演唱最後壹句“咬緊了牙關妳為哪樁”,感受、體驗凈角的唱腔與表演風格。
3.聆聽與思考
聆聽六個唱段,辨別角色的行當。
唱段壹:《包龍頭打坐在開封府》(選自《鍘美案》)
唱段二:《猛聽得金鼓響》(選自《穆桂英掛帥》)
唱段三:《這壹封書信來得巧》(選自《定軍山》)
唱段四:《趁夜晚出奇兵》(選自《奇襲白虎團》)
唱段五:《猛誌在胸催解纜》(選自《文成公主》)
唱段六:《軍民魚水情》(選自《沙家浜)
四、課堂總結
京劇,作為國粹,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以其豐富多彩的聲腔藝術、紛呈多變的表演形式、流派眾多的文化底蘊,集中展示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獨特神韻,稱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鮮活載體。希望同學們能走近它、喜歡它、欣賞它。
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梨園風采篇二:人教版八下音樂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第壹單元華夏古韻
第壹課時
壹、教學內容:
1、講音樂故事,欣賞古琴曲《流水》2、唱歌《陽關三疊》。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並能復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樂內涵,認識古琴的音色。
3.學會演唱歌曲《陽關三疊》,並能夠感受和表現出歌曲的基本情感。三、教學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正確感受古曲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四、教學過程:1、導入:
(1)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識
提問: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壹件我們中國古代非常珍貴的樂器,這件樂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這是什麽樂器呢?
(2)交流知識
提問:古琴有幾根琴弦?①提問:琴面上的白點的名字是什麽?壹***有多少個?②老師介紹古琴的結構:琴有頭、頸、肩、腰、尾、足,琴的背面有兩個孔,是古琴的出
音孔。③提問: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別是什麽形狀?它們分別象征了什麽?④老師介紹琴名與音色⑤聽壹段古琴曲,學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⑥老師講解琴歌的基本概念2、(壹)講音樂故事
(1)問:同學們,妳們知道古代有關知音的故事嗎?
(2)請學生講故事,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壹些關鍵詞。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師適當補充。(如果學生不了解,由教師講故事。)
(3)問:同學們,知音的故事對妳有什麽觸動?
學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間的友情,這為下面學唱歌曲《陽關三疊》做了鋪墊。學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樂溝通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現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應予以鼓勵。
(4)聽古琴曲《流水》
這項教學內容也可以先安排聽古琴曲《流水》,後講故事。也可以由教師在古琴曲《流水》的音樂聲中講故事,然後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賞。教師要註意鼓勵學生自主領會音樂的文化內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學生先欣賞歌曲《陽關三疊》;也可以先安排學生朗誦詩句,教師彈奏作為背景音樂。
2.讓學生跟隨錄音學唱。
3.請學生分析歌曲在調式、節奏、音程等方面的特點。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較為平緩,音與音之間多為鄰音,節奏上先長後短等。應註意使學生總結出這些特點對歌曲情感表達的作用。
4.教師輔導學生學會這首歌。全班集體演唱。
5.可以讓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吹豎笛為其他同學的演唱伴奏,並為下節課的音樂情景劇做鋪墊。
6.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判在歌曲意境、詞曲準確性上的得與失。五、總結並布置下節課的內容。
第二課時
壹、教學內容:
1.編排並表演音樂情景劇。2.欣賞《楚商》《原始狩獵圖》《哀郢》二、教學目標:
1.組織和引導學生根據上節課學習過的歌曲《陽關三疊》編排並表演音樂情景劇。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
2.能夠在音樂情景劇中將舞蹈、器樂演奏(吹豎笛)、吟詩等相關藝術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表現的能力。
3.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以編鐘、樂舞等為代表的我國古代輝煌的音樂成就。引導學生將各門學科(如歷史、語文等)的相關知識綜合起來,形成壹個整體概念。
4.認識古代樂器骨笛、塤、編鐘,能夠分辨其音色。通過對作品音樂要素的分析感受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古韻”。
三、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古代樂器骨笛、塤、編鐘,能夠分辨其音色。教學過程:
(壹)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采用齊唱、接唱、小組唱等方式復習歌曲《陽關三疊》。(二)創編音樂情景劇
2.教科書中有角色和劇情的簡單提示,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參考提示時不必拘泥於課本,可以自主創新;應鼓勵別出心裁的設計方案和表演。
3.對於人數較多的教學班,教師也可以從班級中選出幾位“演員”表演給大家看。對學生觀眾可以做簡單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學在周圍做楊柳搖擺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學吹豎笛或演奏其他擅長的樂器作為聲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學哼鳴《陽關三疊》的旋律營造某種氛圍。
(三)欣賞《楚商》《原始狩獵圖》《哀郢》
1.問:通過聽賞,妳們會有怎樣的感受?樂曲讓妳聯想到什麽場景?主要用什麽樂器演奏的?2.播放錄音。
3.教師將學生回答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並總結這幾首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古代音樂風格──凝重、莊嚴、神聖、清虛等。
4、教師簡介編鐘、骨笛和塤的相關知識。
5.討論:是什麽原因使這兩首作品的音響不同於今天我們所聽的音樂?答案可能會涉及樂器的音色、生活環境、音樂的作用等。(四)總結
教師自己總結(或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五)課堂練習:1、看圖識樂器
2、聽音樂辨別樂器音色
第二單元梨園風采
第壹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京劇《海島冰輪初轉騰》《我正在城樓觀山景》教學目標
1.在兩段唱腔的欣賞過程中,感受京劇藝術中不同行當在京劇中的唱腔魅力,及培養學生逐步喜愛京劇藝術的內心情感。
2.借助教材內容,結合課外資料,通過聆聽、體驗、思考的學習方式,初步了解兩個經典唱段的藝術特點。
3.(1)認識四大名旦、四大須生。(2)通過欣賞《海島冰輪初轉騰》《我正在城樓觀山景》這兩個經典唱段,了解梅蘭芳和馬連良這兩位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教學重點
感受京劇藝術中不同行當在京劇中的唱腔魅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壹、情境創設
欣賞歌曲《粉墨人生》,思考歌曲中所唱的是哪種藝術形式?生:京劇
二、新課教學
1、欣賞《海島冰輪初轉晴》
教師:今天,我們就壹起走進我國的梨園風采——京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0頁,結合課本我們來了解京劇的誕生與發展。
京劇形成於清代光緒年間的北京,故名“京劇”。
它起源於四大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臺)相繼進京,結合當時流行的昆曲、秦腔、漢劇等,並結合北京地方方言,標誌著京劇的形成。
在發展過程中,程長庚、張二奎、余三勝貢獻突出,被稱為“老生三傑”。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也是綜合性很強的舞臺表演藝術,它融匯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雕塑等多種類。
教師:從圖片上可以發現京劇服飾有什麽特點?學生:華麗、顏色鮮艷、刺繡精美
教師:很好。京劇服飾首要特點就是華麗,材質壹般用綢緞,刺繡精美,視覺效果好。常用的道具:刀、槍、劍、馬鞭等。頭飾也是很精美、華麗。(圖片展示)
教師:了解了京劇的服飾與道具,就不得不說京劇行當。京劇可分為四大行當:生、旦、凈、醜。
生:老生、小生、武生等(男性角色)
旦:老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女性角色)凈:花臉、架子花臉、武花臉醜:文醜、武醜
教師:通過圖片的展示,可以發現京劇的妝容與平時我們所見到的大不同。京劇化妝。是我國傳統戲曲的壹種獨特的化妝藝術,它在深厚的生活基礎上,以莊重而富有誇張的圖案和鮮明斑斕的色彩,對人物形象進行藝術造型。
教師:京劇形成後,後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革新,此後才人輩出,以四大名
大為主要代表人物。同學們知道四大名旦是哪些人?
學生:梅蘭芳等
教師:介紹梅蘭芳。了解了梅蘭芳,就讓我們壹起見識他是如何演繹女性的柔美情懷。欣賞《貴妃醉酒》中的《海島冰輪初轉晴》,敘述該唱段的音樂特點和情緒
學生:哀怨
教師:音樂華麗委婉,表現楊玉環自怨自艾的惆悵心情,這樣的唱腔就是四平調。教師總結梅派唱腔的特點。
教師:京劇旦角的流派有很多,除了梅派之外還有尚派(尚小雲)、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他們在舞臺上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比如尚派的《雙揚公主》、程派的《竇娥冤》、荀派的《紅娘》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來欣賞這些優秀劇目。
2、欣賞《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教師:下面我們來欣賞壹段《空城計》中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樓觀山景》,體會壹下旦行和生行這兩個行當的不同之處。
完整聆聽唱段,並思考:生角的嗓音有什麽特點?這段唱腔有什麽特點?它的節奏、速度是怎樣的?
跟隨老師模仿演唱“我正在城上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壹句,註意咬字準確。教師簡介唱段內容。教師簡介馬連良。對比分析旦行與生行
總結與交流
京劇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聲腔藝術豐富多彩,表演異彩紛呈。希望同學們了解它,喜歡它,欣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