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改正錯誤毫不吝惜,聽從善言就像水流向低處壹樣迅速自然。
1、吝:吝惜。從善:指聽從別人的好意見。
2、如流:像流水從高處流向低處壹樣,比喻迅速而自然。
3、這兩句大意是:改正錯誤毫不吝惜,聽從善言就像水流向低處壹樣迅速自然。
詳細介紹:
1、改過不吝”最早見於《尚書》。
2、“從善如流”出於《左傳》。
3、蘇軾把這兩條古訓合而為壹,在《上皇帝書》中說:“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可見他是作為壹項很高的道德修養來提的。
4、譯文:改正錯誤毫不吝惜,聽從善言就像水流向低處壹樣迅速自然,這是在堯舜禹湯時代時十分努力去追求的,而到了秦漢之後卻不再存在。
5、影響:“改過”而“不吝”,“從善”而“如流”,確實不易做到。這兩句對當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積極意義,執政者更可作為借鑒。“從善如流”現已成為成語,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相關名言:
1、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出處:戰國·孔子後學《易傳·象傳下·益》
解釋:見了善行就追隨,有了過錯就改正。
2、改過不吝,從善如流。
出處:宋·蘇軾《上皇帝書》
解釋:改正錯誤毫不吝惜,聽從善言就像水流向低處壹樣迅速自然。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處:先秦·左丘明《晉靈公不君》
翻譯:哪個人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
4、過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出處:先秦·左丘明《國語·魯語·季文子論妾馬》
解釋:犯了錯誤能夠改正的人,是百姓中的上等人。
5、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出處:明代·王守仁《改過》
解釋:做人不註重於沒有過失,可是註重在能夠改過。
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出處:宋·朱熹《論語集註?學而》
解釋: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提醒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
相關造句:
1、從善如流,包括看壞的時代,不只是好的時候,給妳壹個真實的角度對約會。
2、我們有必要融合美國年輕壹代,從善如流,並且要求收復原先那份讓我們國家強盛的價值體系。
3、政府最應該做的是放手、是對輿論的不作為,是從善如流。
4、既然大家都想提早散會,我就從善如流吧!
5、他能從善如流,就是他所以成功的原因。
6、權位越高的人,越要從善如流,這樣才能建立偉大的事功。
7、壹向固執己見的總經理,這次竟然壹改作風,從善如流了。
8、我們經理壹向都是從善如流,我相信,我們的意見壹定會被接納的。
9、從善如流才是我們內心的追尋吧!
10、我們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從善如流。
11、老張為人正派,從善如流,妳們會相處得很好的。
12、長輩給我們的意見,通常都是經驗之談,我們為什麽不從善如流呢?
13、請不要讓壹個小時的"從善如流"講座。
14、在上位的人,壹定要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15、從善如流,減肥計劃取消。
16、君子從善如流,勇士疾惡如仇。
17、自從他懂事後,他就改過不吝,從善如流,很快改正自身的缺點與不良習慣,完善了自已的個性,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成為壹個很出色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