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雪萊。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體會出怎樣的文學特征?

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雪萊。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體會出怎樣的文學特征?

不能停留在字面上來解釋單獨的壹句詩歌,而是要聯系全詩,以及作者寫作時的社會環境背景來深入體會。

“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語出英國詩人雪萊代表作《西風頌》。《西風頌》寫作於1819年,雪萊因為壹向支持革命運動而遭到英國政府通緝,跑到意大利避難的這段時期。當時,隨著拿破侖帝國的崩潰,大大促進了歐洲各國人民反對異族壓迫和封建專制的革命運動,1819年1月,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終於響起了武裝起義的槍聲。面對著歐洲“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革命形勢,雪萊為之鼓舞,為之振奮,詩人胸中沸騰著熾熱的革命激情。時刻關註著革命運動的雪萊,恰好目睹壹場暴風驟雨的自然景象,觸發了詩人的靈感,難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沖出胸膛,壹瀉千裏,化作了這壹首激昂慷慨的歌唱。

西風頌》是歐洲詩歌史上的藝術珍品。

從形式上看,全詩***五節,由五首十四行詩組成。五個小節格律完整,可以獨立成篇。從內容來看,它們又熔為壹體,貫穿著壹個中心思想。第壹節描寫西風掃除林中殘葉,吹送生命的種籽。第二節描寫西風攪動天上的濃雲密霧,呼喚著暴雨雷電的到來。第三節描寫西風掀起大海的洶湧波濤,摧毀海底花樹。三節詩三個意境,詩人幻想的翅膀飛翔在樹林、天空和大海之間,飛翔在現實和理想之間,形象鮮明,想象豐富,但中心思想只有壹個,就是歌唱西風掃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強大威力。從第四節開始,由寫景轉向抒情,由描寫西風的氣勢轉向直抒詩人的胸臆,抒發詩人對西風的熱愛和向往,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風。因此,結構嚴謹,層次清晰,主題集中,是《西風頌》壹個突出的藝術特點。

其次,《西風頌》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整首詩從頭至尾環繞著秋天的西風作文章,無論是寫景還是抒情,都沒有脫離這個特定的描寫對象,沒有使用過壹句政治術語和革命口號。然而讀了這首短詩以後,我們卻深深感受到,雪萊在歌唱西風,又不完全是歌唱西風,詩人實質上是通過歌唱西風來歌唱革命。詩中的西風、殘葉、種籽、流雲、暴雨雷電、大海波濤、海底花樹等等,都不過是象征性的東西,它們包含著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風雲激蕩的動人景色,乃是人間蓬勃發展的革命鬥爭的象征性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風頌》不是風景詩,而是政治抒情詩,它雖然沒有壹句直接描寫革命,但整首詩都是在反映革命。尤其是結尾的這壹句——“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更是膾炙人口,既概括了自然現象,也是對人類社會歷史規律的深刻總結,表達了詩人積極樂觀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堅信革命鬥爭經過艱難曲折之後必將走向勝利的光明前景,寓意深遠,余味無窮,多年來成為誌士們相互鼓勵和廣泛傳誦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