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故事概括如下:
1、白馬坡斬顏良關羽封侯
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沖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2、大意失荊州
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3、溫酒斬華雄
十八路諸侯前去討伐董卓,董卓派華雄為先鋒。華雄兇悍,先後斬了幾員諸侯的大將。眼看快殺至諸侯大營前,盟主袁紹問誰敢去迎敵,關羽主動請纓,眾人不屑,只有曹操看好關羽,端酒為關羽壯行,關羽沒喝,提刀便出,不壹會提著華雄人頭回來,其酒尚溫。
4、水淹七軍
關羽進攻樊城,曹操派於禁率軍援救,時大雨致漢水暴漲,於禁所率七軍都被大水困住,將士紛紛往高處避水,關羽看準時機,坐大船攻擊,史稱“水淹七軍”。
擴展資料:
關羽豪氣沖天、壹身正氣。“身長九尺三寸,髯長壹尺八寸,面如重棗,唇若抹朱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關羽壹出場便顯出英姿勃勃、豪氣沖天之威。他之所以逃難江湖,是因為仗義為民除害,殺了倚勢欺人的豪霸。
關羽與劉、張結義起事時就立下誓言:“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他對於有心篡漢的賊臣義憤填膺,表現了對邪惡行為的不可容忍,這種對邪惡勢力的仇恨與鬥爭,就是正氣的表現。
但是關羽好大喜功,自負。鎮守荊州之後的關羽,功高至偉,漸漸變得狂傲起來。在對待同僚的態度上,他自視高大,眼高過頂。正是由於關羽的這些缺點,最終敗走麥城。
百度百科-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