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歐陽杏蓬的博客地址

歐陽杏蓬的博客地址

“生活的思考者”歐陽杏蓬

在湖南,湘南是壹個崇山峻嶺的地方,當地農民以種田種地為生。改革開放後,大批的農民從田地裏解放出來,撲向廣東,成了侯鳥壹樣的農民工。在九疑山下的農民青年歐陽杏蓬,也是當年九疑山下的農民,離開莊稼地後迷上文字,成長為今天不可多得的散文寫手,他的散文堅韌又憂傷,如壹柄鈍刀剖開現實,剖開靈魂,仿若可聽見遙遠低沈的憂傷吟頌,與思考的人生壹起述說著這壹段漂泊的生活史。 2003年,歐陽杏蓬推出了第壹本個人散文集《以孤獨的名義》,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註意。這合乎現實,人們不會去關註壹個嶄新的面孔。盡管這樣,歐陽杏蓬並沒有泄氣和放棄文字,只是從紙本轉到了網上,從2004年後,歐陽杏蓬堅強的活在了網上,其旺盛的創作力得到了釋放,網絡讀者經常可以在網上讀到他的新作品,如以前的《生命裏的黃水寺》、《坐在城市的窗戶邊》、《橙子樹》和《閑春》等篇章,近期風格怪異的《橋》、《剪刀》、《對死亡的壹次簡單虛構》,和最近的《歲月裏》、《核桃》等篇章,從2009年他的博客統計,歐陽杏蓬平均三天出壹篇稿,這寫作速度證明了他對文字的熱愛,對文字的駕馭力,對網絡的熱情和對生活的冷靜分析。他的文字底蘊裏充滿悲傷,在離開《北京的車上》,他寫到“城市的深度與厚度,給了人看不見的壹種保護,我們在時間裏的穿梭,或者也是壹次在城市裏的壹次行走。人生也是這樣,從來的地方出來,卻並不十分清楚從哪裏來,到去的地方去歸終,也不知道去的地方會是怎麽樣。就像從這個城市的天壇到地壇,我們走了,並沒有問出壹個答案來壹樣。”這生活中迷惘的守望者,堅強地在城市和鄉村間尋找支點。

而在他博客裏的最新篇章《我要的地方叫東幹腳》裏,他寫道“時間可以流逝,滄海可以變作桑田,人也會變老,變異,變得無足輕重。東幹腳也會變化,也許有壹天,那些新的建築物裏會長滿荒草,那些稻田也會荒蕪,東幹腳後山的草和樹林會更茂密,東幹腳的人會走得更遠。這些都可能實現,但不能改變我對東幹腳的熱愛。什麽都會變,都可以變,我已經變不了,我已被時間釘在這裏,就像蛛網裏的壹只蝴蝶,再也無法去改變什麽,只好成為時間的壹個部分。東幹腳在溫暖我,像壹爐火,最終把我燃成灰燼,我願意。”東幹腳是壹個小地方,名不見經傳的壹個地方,而在他的筆下,卻生動、真實和樸素,並且在歲月裏改變。面對變化,歐陽杏蓬不在以往那般留念,而是在無奈地妥協,因為對那片土地,他充滿了熱愛!他筆下寫道“東幹腳是我生長的地上,東幹腳是我靈魂賴以生存的地方。東幹腳不是寶石,所有人的故鄉,都不是寶石,所有的故鄉,只是壹棵樹。我只是東幹腳這棵樹上的壹片葉子,而東幹腳卻在心裏,我們彼此看護著,它給我溫暖,我給它智慧和眼淚。”

網絡散文或者散文發展到今天,越來越被邊緣化,但這不能改變散文愛好者的熱情。在壹大批網絡散文寫手或散文作家中,歐陽杏蓬是很有代表性的壹位。他不張揚,他的文字不受拘束,靈活自由,自成壹家。他除了寫文章之外,卻很不活躍,跟其他的網絡寫手不壹樣,他不貪圖點擊率,不在乎回貼率,他寫文章,就想在大街上貼壹張告示,願者看,不願者盡管別過頭去,想要獲得歐陽杏蓬的讒媚,哪怕只是在網絡中的,那太艱難了。他是真的文人,只以貼子(文章)說話,而不是去娛樂,去相互吹捧,去拉幫結夥。他的散文,只抒發他的感情,闡明他的見解,不受任何約束。

農民工的生活狀態和工作狀態是怎樣的,真的難以想象。歐陽杏蓬流浪過,他的文章記錄了他在他鄉流浪的經歷、感受和對生活本身的超越,《深圳 在壹條大路上海闊天空》、《潮陽的山水潮陽的人》、《我們在底層》、《街邊的樹》、《沈重的雞》等文字,都表達了他在流浪生活中的感受和人生觀點。他的寫作,很大壹部分與流浪有關。但另壹邊,他有放不下故鄉,在《青山水田人家》、《煙火人家平田院子》、《壩上姑娘》等壹系列文章中,都表達了故鄉的美和貫穿始終的思念情愫。他重復他的主題,《秋天的早上》、《夜晚的翅膀》、《鄉村六月雨》、《稻子》、《湘南雪》、等篇章,無不再寫湘南的山水田園風光。即使他到廣州住了十多年了,《花城之外》、〈〈石的羊》、《匯僑新城的月亮》、《我們在珠江邊的夜晚遊蕩》、《244A》等眾多城市散文,依然與城市格格不入,成天在個人生活裏孤獨地徘徊踱步,眺望著遠處的群山草原,在農民工的生活中迷惘的守望。 說老實話我看的散文作品不算多。時下的散文潮中無疑有大量世俗化、商業化的粗制濫造之作,各種選集也在重三復四的炒冷飯,無形中遏制了當代散文的發展。網絡散文更受到冷遇,即使有很多傳統的刊物在網上開展了活動,但仍然免不了世俗,像歐陽杏蓬這種特立獨行的寫手,顯然是不如那些拉幫結夥結成圈子的人吃香。當然現實中也有壹批作家堅守散文的精神邊界,創作出了同樣壹大批優秀的散文,如張承誌、韓少功、史鐵生、林賢治等人的壹些散文,它們的存在是這個平庸的物質時代仍頑強地執著於精神維度的作家的壹種文化選擇。我想,要提高時下散文的思想質地,最重要的還是作家首先要成為獨立、自由和真誠的人,有個性、智慧和勇敢的人。其次,他要直面現實生活,直面重大的社會命題並勇敢而理性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此外,他要直面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態。還要擁有超凡的心智和眼光,擁有對全人類博大的愛。歐陽杏蓬正在這條路上,只是他不去交流,或者在壹個農民工的圈子裏他只能能思考,他像壹個孤獨的跋涉者,他選擇了特立獨行的散文,他就應該堅持下去,做壹個歷史的守望者和生活的思考者,用復雜的文字簡單的娛樂自己。(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