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lǎ mɑ:喇嘛教對僧侶的尊稱。
唿喇hū lǎ:象聲詞。
哈喇hā lǎ:本是形容刀砍物的聲音。在元曲中稱殺人為哈喇
栗喇lì lǎ:形容物體破裂聲。
撥喇bō lǎ:象聲詞。
針喇zhēn lǎ:胡說,亂說。
倒喇dǎo lǎ:金元時的壹種雜戲。
數喇shù lǎ:方言。數落;數說。
咶喇huài lǎ:象聲詞。
哈喇子hā lá zi:流出來的口水。
喇子lǎ?zi:流氓無賴及刁滑兇悍者。
哈喇hā?la:形容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變壞的味道
喇,讀音lālálǎlàla左右結構,12畫,筆順: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豎、撇、點、豎、豎鉤
具體解釋:
1、喇lā?
用作象聲詞?
形容忽然發出的聲音。如:忽喇喇;刀槍喇喇;嘩喇(象聲詞);呼喇 。
2、喇lá
(1)哈喇子hālázi:流出來的口水。
(2)半喇子bànlázi:壹半
3、喇lǎ
(1)喇叭lǎ bā?∶壹種木管樂器,上細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擴張。
(2)喇叭褲:褲腳大大地張開的褲子 、
(3)喇夥lǎhuǒ∶流氓結夥 ?。
(4)喇嘛lǎma:藏語意為“上師”。喇嘛教對僧侶的尊稱。又作“剌麻” 。
(5)喇子lǎzi:又稱喇者、喇夥。流氓無賴及刁滑兇悍者 ?。
4、喇là?
喇喇蛄làlagū∶即“螻蛄”(lóugū)?
5、喇la?
如“哈喇”(hā la):形容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變壞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