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描寫聲音的四字成語

描寫聲音的四字成語

震耳欲聾、聲如洪鐘、鴉雀無聲、鑼鼓喧天、鏗鏘有力。

1、震耳欲聾

讀音:?zhèn ěr yù lóng

解釋: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出處: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用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很大。

2、聲如洪鐘

讀音:shēng rú hóng zhōng

解釋: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鐘。”

譯文:記得我目光如電,聲音像大鐘。

3、鴉雀無聲

讀音:yā què wú shēng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雲何言聞?’”

譯文:妳說‘烏鴉離開沒有聲音;說什麽能聽到?

4、人聲鼎沸?

讀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

解釋:人群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裏沸騰壹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壹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譯文:壹天下午,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能聽到非常嘈雜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