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和《鬼谷子》到底哪個更值得我們讀?
在我國哲學史上壹直流傳有那麽壹種說法:“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假如根據這壹個說法來評的話,《道德經》可稱之為道;《鬼谷子》可稱之為器。那麽,《道德經》和《鬼谷子》到底哪個更值得我們讀?
相傳:老子雖然是鬼谷子的老師,但是兩人的性格卻截然不同,壹個靜而不爭,壹切順從天命,壹個像野獸壹樣強大,捍衛著自己的東西。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出自世間與世間萬物融為壹體,但是,卻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呈現在世間,故他自作主張把世間萬物稱之為道。
鬼谷子的學說歸納為四大類:壹曰數學;二曰兵學;三曰言學;四曰出世。
《鬼谷子》把以上四大類總結在壹起,簡譜為:“戰鬥”、“命數”、“辯論”、“修道成仙”。以上這些內容都是老子不肖說的,雖然《道德經》曾對世人說過有關於戰爭方面的事,但前提是這壹場戰爭是無法避開的,並且負責這場戰爭的首領,不可以為了戰勝而不停殺人,而是要把它當成壹場喪事哀悼之,能不要殺人就不要殺人。而鬼谷子就和道德經不壹樣了,它是真真正正的指教將軍如何殺死敵人才能大獲全勝。
所以,我認為《鬼谷子》比《道德經》更值得我們讀。因為鬼谷子的價值在於讓那些盲目追隨欲望的人,知道如何使欲望變得合理和有益,從而獲得欲望的滿足。例如,我們都跟著嘴巴的欲望去吃,跟隨著自身的欲望去看、去聽、並且無數次嘗試著用手去觸摸欲望,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是損失。鬼谷子把世界和生命分成五種元素,告訴我們金、木、水、火和世界萬物息息相關,教我們不要在追求欲望的過程中亂搞,這就讓壹個混蛋變成了壹個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