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的拼音是[qí zhì]。
1、?詞語概述
旗幟,也叫“旌旗”。泛指懸掛在桿上、具有特定的顏色、圖案的布。旗幟的“旗”指帶有等列的水平線條的布條,是古代方國的國家標誌物。
“幟”字繁體從巾從戠,“戠”意為“圖形”。故“幟”是帶有較為復雜圖案作為更詳細的區別符號的布條。在壹面方國旗下,可以有多面“幟”,代表不同的軍隊單位(如上軍、中軍、下軍等)。
2、基礎釋義
(1)各種旗子的總稱。
(2)比喻某種思想、學說或政治力量。
(3)比喻榜樣。
3、近義詞
旗子:用綢、布、紙等制成的長方形、方形或三角形的標誌,多掛在桿子上或墻壁上。還指旗號。比喻某種名義。
旗號:舊時標明軍隊名稱或將領姓氏的旗子。現比喻做某種事借用的名義。
旌旗:指旗幟、旗號;也借指戰將、軍士,象征權力。
旗幟的例句
1.整個標誌線條剛勁有力卻不失柔美,視覺效果獨特鮮明,風中飄舞的旗幟,象征著中國的旗幟高高飄揚!
2.旗桿上沒有旗幟,我們唯壹看到的標誌是飛機上壹顆顆大大的紅星。
3.老樹有逢春:示威群眾采用了利比亞使用的卡紮菲當政之前所用旗幟作為他們此次革命的標誌,這幅旗幟從1951年到1969年壹直在使用。
4.球迷商店為妳的球迷提供貼紙,錦旗,旗幟和大量更多的垃圾,這並不花很多錢,但帶來收入。
5.每個國家的旗幟都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6.班加西的示威民眾打出原先利比亞王國的舊旗,將旗幟插在法院大樓和布滿全城的坦克上。利比亞王國於1969年被卡紮菲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
7.但旗幟研究協會表示靠近旗桿部分對角線位置寬的白色帶在上,窄的白色帶在下的掛法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