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憤青是什麽意思?

憤青是什麽意思?

憤青,是“憤怒青年”的簡稱。最早來源於德語,註釋為:無知沖動的青年。 這是壹種比較經典的解釋,現在網絡上的憤青屬於此類。又被成為“糞青”。. 英文The Angery Young,中文稱謂發明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憤青現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網絡語言中的專有詞匯,來形容中國大陸的激進中國民族主義者。具體的說,憤青是指具有較強烈的中國民族主義信念(特別是愛國主義信念),且具有較激進的思想、言論或行動的大陸人(壹般是網友),其中有壹部分人的理念甚至達到了極端民族主義的地步。至於並無過激言論舉止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大陸的其它民族主義者、以及大陸以外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則不屬於,亦不應被稱為憤青,只是有些人不分青紅皂白,把許多無過激成分的愛國者也稱為憤青。

憤青另有糞青、糞糞、FQ等變體稱呼,這些變體多帶貶意,且有戲謔及侮辱或人身攻擊色彩。至於“憤青”本詞,是褒是貶因人而異,很多人將其作為貶義詞來抨擊此類人;至於此類人本身,有的認為“憤青”是壹個冒犯的稱呼,但也有很多人以做“憤青”而自豪。除此,相對名詞尚有小資,精英(漢奸)等等。

“憤怒青年”這個稱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經出現,當時特指壹班對社會現狀不滿,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後來,被簡稱為憤青,並成為中國大陸網絡語言中的專有詞匯,四個字的原稱反而不常用了。

憤青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接觸網絡居多,很大壹部分為學生,尤其是在校大學生,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在網絡時代開始後中國的壹種特別的現象。憤青最初只是在網絡的BBS上表達著各種不滿意見的少數人群,因為網絡的虛擬化和不確定化,決定了最初的憤青僅是壹些發表激進文字的用戶。而隨著中國大陸的互聯網迅速發展,人群的擴大,這壹部分具有極端思維的人更容易吸引媒體和民眾的目光,而其隊伍逐漸壯大,思想日益復雜,並且有網絡虛擬個體與現實實在個體關聯的擴大化趨勢。現在的憤青,已經不局限於網絡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頭,表現自己的主張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