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吳均的山中雜詩寫作背景是什麽

吳均的山中雜詩寫作背景是什麽

山中雜詩

作者: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山中雜詩》是南朝文學家吳均所作。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語言清新優美,文字簡練利落;文章條理分明,表現角度多樣;寫景狀物生動逼真,抓住特征寓情於景。文中所繪景致優美,意境幽遠,尤其是多種感官的調動,讀來使人如臨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齊整,以五言為主,多用工整的對偶,又間以六言,使文句整飭勻稱,節奏疏宕諧婉,語意轉折靈活。此詩以素筆淡墨,描寫了深山幽麗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詩人喜愛山水的生活情趣。

詞語註釋

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煙:指山裏面的霧氣。

竹中:竹林叢中。

窺(kuī):從縫隙中看。

檐(yán):房檐。

這句是說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雲從窗戶裏面穿進穿出。

作品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雲煙,

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

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屋檐上飛,最有趣的是雲彩竟然從窗裏飄出來。

吳均,字叔庠,故鄣(現在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吳均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壹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壹代詩風。梁武帝天監初年,為郡主簿。天監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臨川王蕭宏將他推薦給武帝,很受欣賞。後又被任為奉朝請(壹種閑職文官)。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註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於是私撰《齊春秋》,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觸犯武帝,書焚,並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卒於普通元年(520年),時年五十二歲。吳均是歷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註釋範曄《後漢書》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