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譯文:剛開始郭子儀與李光弼同為安思順的麾下將領時,二人(關系)不融洽,即使坐在壹起也不交談。後來子儀代替思順當上將軍後,老弼恐怕被誅殺,於是(對子儀)下跪請罪說:“我甘願壹死,只希望(妳)放過我的妻子和兒子。”子儀走下堂來,握住他的手說:“如今國家動亂,主人受人侮辱,不是您不能平定,我子儀又怎能心懷私怨呢!”於是壹邊流著涕淚壹邊(對李光弼)用忠義之道加以勉勵,並立即推薦他為節度使,兩人壹起攻破亂賊,沒有絲毫猜忌了。
二、原文: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
郭子儀初與李光弼懼為安思順牙將,不相能,雖同席不交談。後子儀代思順為將,光弼恐見誅,乃跪請曰:“死所甘心,但乞貸妻子。”子儀趨堂下,所握其手曰:“今國亂主辱,非公不能定,仆豈敢懷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義,即薦之為節度使,遂同破賊,無纖毫猜忌。
擴展資料
壹、作者簡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鹹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二、人物簡介
1、郭子儀(697年—781年),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陜西渭南市華州區) 人。唐朝傑出名將,政治家、軍事家。
2、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2. (三)(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郭子儀初與李光弼①俱小題1:.A(2分)小題1:B(2分)小題1:我怎能懷有私心瀉忿呢?(我又怎能心懷私怨呢!)(2分)小題1:圍繞學習郭子儀公而忘私、盡棄前嫌的品質談 即可(2分) 譯文:郭子儀初與李光弼同為安思順牙將的時候,二人很不和睦,即使坐在壹起也不交談。
後來郭子儀代替安思順做了大將,李光弼怕被郭子儀殺掉,就跪下向郭子儀請求說:“我甘願壹死,只希望您饒恕我的妻兒。”郭子儀快步走下堂來,拉住李光弼的手說:“現在國家動亂,主上受辱,不是您不能使國家安定,我怎能懷有私心瀉忿呢?”於是流著淚勉勵李光弼為國盡忠,隨後推薦他為節度使。
郭子儀就同李光弼***同破賊,沒有壹絲壹毫的猜疑。
3. 文言文翻譯急謝謝大家啦太宗朝,天下新承隋氏喪亂之後,人尚儉素唐太宗年間,天下剛剛承受隋朝滅亡的戰亂之苦,人們大都崇尚儉樸的生活。
太子太師(官名)魏征,是當時朝廷的重要臣子,(他)所居住的房屋矮小簡陋。太宗想要為(他)營造(壹座)府第,魏征總是謙讓推辭不接受。
不久魏征得了病不能起床,(正趕上)太宗打算建造壹所規模小的宮殿,於是停止使用這些材料而(用它們)為(魏征)造了壹間正廳,五天就完成了。開元年間,這間屋子還存在。
家裏的人不小心,失火把屋子燒毀了。(魏征的)子孫們(為此)大哭了幾天,朝廷中的士人都去吊唁。
高宗時,中書侍郎(官名)李義琰的房子也是非常偏僻矮小的,義琰雖然身居丞相的位置,在官任上卻很清明廉潔,竟然死在了壹丈見方的房子裏。高宗聽說了這件事後大為感嘆,於是下令(為他)建造壹座高大華麗的屋子,(目的是來)安定靈座啊!武則天以後,王侯妃主(這些貴族們)在京城的住宅壹天比壹天高大華麗。
到了天寶年間,禦史大夫(官名)王鉷犯了罪(被)賜死,縣官粗略地記錄(王鉷)的華麗房屋,(竟然)幾天都不能查核完。宅院之內有能夠自己降雨的亭子,(亭子)的檐上(流下)飛騰的流水向四面八方奔騰,(如果)趕上夏天呆在亭中,清涼得就好像是秋天壹樣。
(院中)還有珍貴的鈿以及井欄,不知道它們的價錢,其他的物品也可以說是這樣的。安祿山剛剛受到恩寵時,(皇上)下令(為他)建造府宅,所用材料的精美,(可以說)是京城第壹。
太真妃(楊玉環)的各姐妹的府宅,互相爭(誰的更)豪華壯麗,(然而)還沒到十年都壹個接壹個毀掉了。肅宗時,京城中的府宅多次經受摧殘毀壞。
(等到)代宗即位,宰相等輔佐之臣和朝廷臣子中當權的那些人爭著修建府宅屋舍,很是弊害繁多,議論的人認為(這樣)會招來土木壹類的妖怪。沒多久,這些宅第都換了主人。
中書令郭子儀勛功蓋世,所居住的宅院內的各個小院中,來來往往需要乘坐車馬,從大門進進出出的僮仆,彼此互不認識。詞人梁鍠曾經寫過壹首詩說:“堂高憑上望,宅廣乘車行。”
(屋堂要站在高處才能看得清,院子寬廣得可以乘車在其中穿行)大概說的就是這件事情吧。郭中書令曾經要出門,看見修建住宅的工匠,對他說:“好好地夯築這墻,不要讓它不堅固。”
夯築墻的工匠放下錘子回答說:“幾十年來,京城達官貴人家裏的墻都是我夯築的,只看見主人改換了,墻都見到還在。”郭中書令聽了這話,臉上現出悲傷的表情。
他便入朝奏告了這件事.於是堅決請求退休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