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我們的知心好友。當淋浴在燦爛的陽光中,膝上攤開壹本書,聞著紙上散發著的油墨清香,旁邊放上壹杯水,下面給大家分享壹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 家
朱道能
日暮時分,他終於趕回了家鄉。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燈光。有幾個鄉鄰在說著閑話。見了他,都壹臉熱情地招呼著。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連連回應,壹壹敬煙。
剛嘮了幾句,爹來了。
“回了。”爹的話,永遠是那麽簡明。然後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對他說:“妳爹都來瞄幾趟了。”
也有人對他爹說:“養兒不要多,壹個頂十個呀——老哥好福氣喲。”
爹拿眼去瞅兒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臉壹洗,娘已經把七大碟八大碗擺上了桌子。爹悄無聲息地從櫃子裏拿出壹瓶酒來。
壹看這酒,他楞了壹下。去年 春節 前,妻子冰在單位分了八瓶抵債的高檔白酒。初壹給領導拜年拎去了兩瓶,可壹看領導家的酒櫃,就又悄悄拎了回來。後來這酒,就送了嶽父兩瓶,客戶四瓶,朋友來家喝了壹瓶,余下這壹瓶,回老家時塞進了提包,他想讓壹輩子只喝兩塊五壹斤土燒的父親,也嘗嘗這百元佳釀的滋味。
娘說:“這酒妳爹稀罕著哩,過生日時都舍不得拿出來喝壹口。”
爹打開酒蓋,先給他倒滿,然後給自己滿上端起來,和兒子輕輕壹碰,仰起脖子,壹飲而盡。
他心頭壹熱,為不茍言笑的父親和兒子這盡在不言中的壹碰。
於是,他也壹飲而盡。
娘嗔怪道:“瞧妳爺倆,慢點喝,跟誰搶呀?吃菜,吃菜……”
就這樣杯來盞去,壹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說:“爹,妳少喝點。”
娘說:“老頭子,身體不好,別逞能了。”
爹說:“沒事。”
又是壹杯。
酒見底了,爹也醉了。
他扶起爹,爹的頭就軟軟地靠在他肩上。這壹瞬間,他才突然發現,兒時印象中無所不能的父親,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
他幾乎是摟抱著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還壹直抓著他的胳膊,嘴裏還含糊不清地絮語著。他拉過被子,把爹的手輕輕塞進被窩。
出來時,娘已經收拾好飯桌。
有杯茶,熱氣騰騰地等著他。
娘說:“妳爹是高興啦。”
他點點頭。
“妳爹是高興啦,”娘又重復了壹遍,“妳們寄回來的紙片片,可給妳爹長臉了……”
紙片片?他楞住了。
娘說:“就是那啥……那啥……”便轉身進屋,拿出壹個包,解了壹層又壹層,露出的是——壹張明信片。
他想起來了,那是春節前,兒子蛋蛋從學校帶回幾張學校發的明信片,說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業。
他說:“算了吧,妳爺奶都不識字,寄回去了也沒有用。”
兒子說:“不嘛,老師說壹定要寄的。”於是,他就替兒子寫地址。在寫“溡河村”時,還壹時想不起“溡”字是不是應該有個三點水。有多少年沒有給父母寫信了呢?仔細想想,應該追溯到上大學的時候了。
他看兒子壹筆壹畫地寫道:祝爺爺奶奶春節愉快,身體健康!
他見下面還有大片空白,就提筆續了壹句:祝爹媽笑口常開,健康長壽!
兒子見了,又拿起筆遞給妻子:“媽媽,妳也寫壹句……”
於是妻子也寫了壹句。
然後,兒子交到學校,統壹寄發了。
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記了這張“紙片片”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壹口,卻燙得直吐舌頭。
娘還在說:“這張紙片片,郵遞員就送在村口商店裏,好多人都看了,說不是壹家人,不進壹家門,兒子孝順,孫子乖,媳婦也懂得禮數……”
“妳爹才沒有出息呢,跟俺壹樣,是個大字不識的睜眼瞎,卻沒事捧著這個紙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
說著,娘就笑出了聲。
他也跟著笑,肌肉卻有些僵硬。
“前幾天,妳爹還說呢,掰個指頭算壹算,冰冰有五年沒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沒回了……”
娘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他立即道:“原來是準備回的,冰冰單位要臨時值班,孩子也要上補習班……”說這話時,他感覺臉在發燙。
娘也立即說:“知道,知道。妳爹還說了,妳以後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媽知道妳們在城裏的難處,喝口涼水都要花錢買。回來壹趟,這七大姑八大姨的,妳不容易啊……”
說到這裏,娘的眼圈突然紅了:“妳爹娘沒有啥本事,出門在外都靠妳自個勤扒苦做的——以後逢年過節,給俺們寄個紙片片啥的就行了。省倆錢兒,好給咱的蛋蛋上大學……”
他鼻子壹酸,說:“娘,妳別這樣說……”頓了頓,又大聲道:“跟俺爹說,明年過年,我們全家壹定回來!”
在裏屋,爹的鼾聲正響。
(選自《天池》2009年第9期,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 文章 語言多用口語,質樸自然。小說多處描寫人物對話,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彰顯文章的主旨。
B.文章使用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多種手法刻畫人物,還多處使用修辭手法,如“是個大字不識的睜眼瞎”。
C.在“他”與兒子蛋蛋的對話中我們知道,他大學 畢業 後就沒給父母寫過信了,不寫信的原因是父母不認字。
D.“爹拿眼去瞅兒子,嘿嘿地笑”壹句通過對人物的動作描寫,表現了父親內心的自豪與幸福,折射出父親內向的性格特征。
E.文章寫娘轉身進屋,拿出壹個包,包裏裝著明信片,“解了壹層又壹層”的細節描寫表明了爹娘珍視的程度,也是對兒孫愛的程度。
2.文章開頭寫鄉鄰們的話語有什麽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要概括母子談論“明信片”時“我”的心理變化過程。(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旨是贊美父母 對子 女的理解和關愛,也有人說主旨是表現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經常關愛父母的愧疚之情。結合文章,談談妳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答A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B、D不給分。
解析C項,父母不識字只是部分原因且非主要原因。B項錯在並無心理描寫,也沒有多處修辭手法。“是個大字不識的睜眼瞎”並非比喻。D項屬於神態描寫而非動作描寫。
2.答案開頭話語描寫的作用:①側面描寫寫出了爹盼兒歸的急切心情,如:妳爹都來瞄幾趟了。(2分)②照應題目“回家”如鄉鄰們見他熱情地招呼。(2分)③ 交代談話的地點“小商店”,照應後文“紙片片”郵遞地點。(2分)
解析本題比較簡單,對話在文章的開頭所以有“點題”的作用,“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燈光”與下文的情節有照應,側面烘托父親盼兒歸來的急切心情。
3.答案①疑惑與尷尬。“他楞住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壹口,卻燙得直吐舌頭。”②羞愧與自責,“他也跟著笑,肌肉卻有些僵硬” “他感覺臉在發燙”。 ③感動與堅定。“他鼻子壹酸”“明年過年,我們全家壹定回來!”
解析本題的回答要抓住“我”心理活動關鍵詞,“楞住了”“跟著笑”“感覺臉在發燙”“鼻子壹酸”。最後簡單概括即可。
4.答案觀點壹:主旨是贊美父母對子女的理解和關愛。① 兒子獨自回來過年,父親母親依然很高興。“爹拿眼去瞅兒子,嘿嘿地笑。”“爹悄無聲息地從櫃子裏拿出壹瓶酒來。” (娘說)“妳爹是高興啦。”②父母不希望兒子年年回家過年,希望這樣能減輕兒子的負擔。“妳爹還說了,妳以後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媽知道妳們在城裏的難處,喝口涼水都要花錢買。回來壹趟,這七大姑八大姨的,妳不容易啊……”③滿足於兒孫在過年時能寄個卡片表達問候。“妳爹娘沒有啥本事,出門在外都靠妳自個勤扒苦做的——以後逢年過節,給俺們寄個紙片片啥的就行了。省倆錢兒,好給咱的蛋蛋上大學……”
觀點二:主旨是表現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經常關愛父母的愧疚之情。①兒子回家過年才突然發現父親的蒼老羸弱。“這壹瞬間,他才突然發現,兒時印象中無所不能的父親,竟然如此的瘦小贏弱。”②兒子平時無法回家,也很少給家裏寫信問候父母。和兒子壹起寫明信片的事情也網諸腦後。③聽到母親勸自己過年不要回來的勸告,很難過並決心要改正錯誤。
(答出主旨給2分,另外答出壹點可得2分,答出3點可得6分)
解析如有 其它 答案,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本題的回答具有開放性,考生要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聯系現實來回答,註意答題時,觀點要鮮明,條理要清楚,不能脫離文本。
回家的路朱道能 閱讀答案 相關文章:
★ 《風景樹》朱道能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