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謚號文憲。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漢族。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等。他壹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壹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至正二十年(1360),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後因牽涉胡惟庸案,謫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學士文集》、《孝經新說》、《送東陽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 提舉,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重慶奉節縣)。
希望能幫到妳!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