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止的拼音怎麽讀

止的拼音怎麽讀

止的拼音讀音為zhǐ。

止,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最早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於象形字。其基本含義為停住不動,如止步、截止;引申含義為攔阻,使停住,如止痛、禁止。在日常使用中,“止”也常做副詞,表示僅,只,如止有此數、不止壹回。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艹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徐曰初生根幹也。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

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為衰止。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裏,惟民所止。又心之所安為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

《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雲: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又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