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鬥轉星移只在天龍八部裏出現過,是姑蘇慕容氏的家傳絕學。由五代時期的慕容龍城所創。
在天龍八部裏,鬥轉星移被設定為壹門借力打力的技巧。不管敵人用哪壹種武功,鬥轉星移都能將對方的攻擊力道轉換方向,讓對方的攻擊力反擊到他自身。
2.
聽起來很神奇是不是?但要實現這麽妙不可言的效果,需要有強悍的功力才行。慕容復功力不足,很多時候根本用不出這個效果。
在少室山混戰時,面對喬峰和丁春秋合二為壹的掌力,慕容復根本就無法牽引。他壹下子就慌了神,只能不住倒退,來消解眼前勢如狂濤的掌力。
3.
但慕容復這等功力,也讓鬥轉星移發揮了壹些作用。比如,虛竹抱著童姥從峰頂“筆直的跌落,耳旁風聲呼呼……壹股力道從橫裏推將過來,撞在虛竹腰間。虛竹身子尚未著地,便已斜飛出去。”
虛竹抱著童姥從數百丈高處墮下,這是何等的力道!慕容復竟然能憑借壹己之力,就讓虛竹從垂直加速度掉落變成了水平斜飛。
4.
相比之下,張無忌在萬安塔下救人,真的不算什麽了。
萬安塔塔高不過十余丈,人從上面跳落,力道並沒有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盡管如此,張無忌讓塔上眾人往下跳,還是讓現場眾人感到震驚,大家都不敢相信。
俞蓮舟很信任張無忌,率先跳下。“張無忌看得分明,待他身子離地約有五尺之時,壹掌輕輕拍出,擊在他的腰裏。這壹掌中所運,正是乾坤大挪移的絕頂武功,吞吐控縱之間,已將他自上向下的壹股巨力撥為自左至右。”
看吧,也是壹掌擊向腰間,張無忌和慕容復的做法壹模壹樣。張無忌並不是把人接住,抱在懷裏不動,他也是將高空墜物從垂直運動轉換為水平運動。
5.
再看兩人救人之後的反應:
慕容復:虛竹與童姥從高空下墮的力道實在太大,慕容復只覺霎時之間頭暈眼花,幾欲坐倒。
張無忌:張無忌以乾坤大挪移神功相援六派高手下塔。內力幾已耗盡,最後和滅絕師太對了那壹掌,更是大傷元氣,這時幾乎路也走不動了。莫聲谷將他抱起,負在背後。
面對那麽巨大的力道,慕容復只是“頭暈眼花,幾欲坐倒”,沒有受內傷,甚至還勉強站立著,沒有坐倒在地。這個表現非常驚艷。
6.
張無忌雖然救人多,但只是簡單重復,他所面對的單次沖擊力,並不大。而慕容復呢,動作雖只有壹次,但是他面對的沖擊,強度之高,跟張無忌不是壹個數量級的。
我們用中學物理知識算壹下,就知道從幾百丈高掉落和十余丈高掉落,動能差了多少倍。
7.
慕容復在天龍八部裏功力遠不及絕頂高手,鬥轉星移還沒練到家,其使用效果居然遠遠強過了絕頂高手張無忌使用乾坤大挪移的效果。
張無忌可是把乾坤大挪移練到了最高層的!
這不免讓人懷疑乾坤大挪移在借力打力、牽引敵勢方面的真實效用。
當然,乾坤大挪移的功能種類比鬥轉星移更豐富。鬥轉星移只是借力打力、牽引敵勢;而乾坤大挪移還有激發自身潛力、復制敵方武功等豐富功能。